ICS 65.020
CCS B 05
22
吉林省 地方标准
DB22/T 3450—2023
粳稻轻简化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light and simplified production of Japonica rice
2023 - 02 - 27发布 2023 - 03 - 27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 34 50—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武志海、田平、魏晓双、凌凤楼、杨雪、吴雷、杨美英、崔菁菁、姜浩、苏庆
旺、王东超、苍柏峰、白晨阳、宋泽、吴美康、李宛春。
DB22/T 3450 —2023
1
粳稻轻简化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粳稻轻简化生产的程序,规定了投入品管理、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育苗、本田
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贮藏的操作指示,描述了生产记录与档案管理的追溯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优质高效轻简化粳稻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 1 部分:禾谷类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 则
GB 2250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原粮储运卫生规范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粳稻轻简化 light and simplified of Japonica rice
在粳稻生产过程中,通过农药化肥减量,达到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适应当前节本增效生产的技
术体系。
4 粳稻轻简化生产技术的构成
粳稻轻简化生产技术包括 7 个阶段。第 1 阶段为投入品管理;第 2 阶段为产地环境;第 3 阶
段为播前准备,主要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秧田整理、制备苗床土;第 4 阶段为播种育苗,主要
包括播种、苗床管理(温度、肥料、水分);第 5 阶段为本田管理,主要包括整地、移栽、田间管理
(肥料、水分);第 6 阶段为病虫草害防治;第 7 阶段为收获储藏。
5 投入品管理
应符合附录 A 的规定。
6 产地环境
DB22/T 3450 —2023
2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 NY/T 5010 的规定。
7 播前准备
品种选择
选择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品种,熟期适宜、优质、高产、抗性好,种子质量应符
合 GB 4404.1 的规定。
种子处理
选择在水稻上登记的杀菌剂按稀释倍数与常温水混匀后加入种子,水面高出种子 15 cm~20 cm,
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搅拌 1 次,包衣水稻种子浸种时水面高出种子 2 cm~3 cm,浸种时间一般为 5
天~7 天,以累积水温达到 100 ℃ 为宜。
秧田整理
选择平坦、向阳、近水源、未施用过旱田农药的无药害田块,浅翻耙细整平后扣大棚待用。
制备苗床土
选择无农药残留的土壤,按说明 书将壮秧剂与过网筛( 4 目~5 目)的育秧土混拌均匀后,调酸至
pH 4.5~5.5 备用。
8 播种育苗
播种
8.1.1 针对吉林省气候条件特征, 明确安全播种期。 气温稳定通过 5 ℃ 以上, 插秧前 30 天~35 天,
催芽播种。
8.1.2 钵盘育苗播种量 3 粒/孔~5 粒/孔,平盘育苗每盘播种量 100 g~130 g,覆过筛土厚度 0.7
cm 为宜。将播种后的秧盘整齐摆放后浇透水,封闭覆膜,出苗 70% 后揭膜。
苗床管理
8.2.1 温度
播种到出苗阶段棚内地表温度控制在 32 ℃以内, 出苗至 2.5 叶期棚内温度控制在 25 ℃~28 ℃。
2.5 叶后温度控制在 22 ℃~25 ℃,插秧前 5 天~7 天最低温度高于 10 ℃转入自然炼苗。
8.2.2 肥料
在稻苗 2 叶 1 心期,每盘稻苗追施壮秧剂 10 g,可用水溶解稀释后浇灌。插秧前 3 天,每盘
稻苗再追施壮秧剂 10 g,作送嫁肥。
8.2.3 水分
播种至出苗前如果苗床缺水,应及时浇一次透水;出苗后,早晨日出前,稻苗叶尖无吐水现象或下
午稻叶卷叶时浇透水。
DB22/T 3450 —2023
3 9 本田管理
整地
9.1.1 秋季使用能将秸秆粉碎至 5 cm~10 cm 的水稻联合收割机为宜,并将机收秸秆均匀撒在田面
上后,撒施秸秆腐熟剂,深翻 18 cm~20 cm。
9.1.2 春季施底肥,灌水泡田耙地,地表呈“花达水”状态。泥浆沉淀后插秧。
移栽
秧龄达到 3.5 叶~4.5 叶,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 10 ℃ 时开始移栽,到 5 月末以前结束。密度
为每平方米 25 穴(30 cm×13.3 cm)或 17 穴(30 cm×20 cm)。移栽深度 2 cm 以内。
田间管理
9.3.1 肥料
9.3.1.1 肥料用量
根据地力调整施肥量,全生育期施用复合肥( N:P2O5:K2O=20:12:14 ),施用量为 750 kg/hm2,折
合纯氮( N)150 kg/hm2,纯磷( P2O5)90 kg/hm2,纯钾( K2O)105 kg/hm2。肥料使用符合 NY/T 496 的
规定。
9.3.1.2 施肥方法
9.3.1.2.1 在30 cm×13.3 cm 密度下,应按下列方式施肥:
a) 基肥:在春整地前施入,施用复合肥总量的 50%;
b) 分蘖肥:在六月上旬施入,施用复合肥总量的 30%;
c) 穗肥:在七月上旬施入,施用复合肥总量的 20%;
d) 粒肥:齐穗后喷施叶面肥,促早熟,防止贪青。
9.3.1.2.2 在30 cm×20 cm 密度下,应按下列方式施肥:
a) 基肥:在春整地前施入,施用复合肥总量的 40%;
b) 分蘖肥:在六月上旬施入,施用复合肥总量的 30%;
c) 穗肥:在七月上旬施入,施用复合肥总量的 30%;
d) 粒肥:齐穗后喷施叶面肥,促早熟,防止贪青。
9.3.2 水分
按照下列的方式进行管理:
a) 移栽至有效分蘖结束:移栽后深水护苗,灌水至苗高三分之二,缓苗后至有效分蘖结束水层保
持在 3 cm;
b) 有效分蘖结束至幼穗分化期:有效分蘖结束后采用“浅 -湿-干”交替灌溉模式;
c) 幼穗分化至蜡熟期:保持 3 cm~5 cm水深;
d) 蜡熟期至收获前一周:适时断水,断水时间应在齐穗 35 天后。
10 病虫草害防治
DB22/T 3450 —2023
4 按照下列方式进行田间病虫草害防治:
a) 病害防治:用枯草芽孢杆菌、春雷·寡糖素等生物农药防治稻瘟病 ;
b) 虫害防治:采用杀虫灯、性诱捕剂防治主要 虫害;
c) 草害防治:根据稻田杂草种类,选择高效、低毒、低风险的除草剂进行除草。
必要时可选用在水稻田登记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所有部分) 和 NY/T
1276 的规定。
11 收获储藏
水稻黄化完熟率达 95% 以上,采用机械进行收割。当籽粒含水量降至 14% 以下可入库贮存,贮存
应符合 GB 22508 要求。
12 生产记录与档案管理
在生产全过程应及时、详尽、准确、真实 做好记录,并建立生产档案,定期归档。档案保存期 2 年
以上,做到可追溯。
DB22-T 3450-2023 粳稻轻简化生产技术规程 吉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3-25 01:26:1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