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40
CCS B 61 DB 51
四川省 地方标准
DB51/T 3037—2023
四川牡丹栽培技术规程
2023 - 02 - 07发布 2023 - 04 - 08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1/T 30 37—2023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立地选择 ................................ ................................ ........... 1
5 苗木培育 ................................ ................................ ........... 1
6 栽植地选择与整地 ................................ ................................ ... 2
7 苗木选择、起苗及处理 ................................ ............................... 3
8 栽植 ................................ ................................ ............... 3
9 栽培管理 ................................ ................................ ........... 4
10 果实采收与处理 ................................ ................................ .... 5
11 档案管理 ................................ ................................ .......... 5
附录A(规范性) 四川牡丹苗木质量分级表 ................................ ............... 6
附录B(资料性) 四川牡丹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 ........... 7
附录C(资料性) 四川牡丹常见虫害及防治方法 ................................ ........... 8
DB51/T 3037 —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金川县林业和草原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武华卫、钟金、罗建勋、贾晨、孙志鹏、宋鹏、程明。
本次为首次发布。
DB51/T 3037 —2023
1
四川牡丹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 四川牡丹 ( Paeonia szechuanica Fang) 栽培生产中的立地条件、 种苗类型、 植株管理、
栽培模式及种籽采收等技术内容和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四川地区栽培四川牡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LY/T 2289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LY/T 2290 林木种苗标签
DB51/T 2922-2022 四川牡丹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立地选择
4.1 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 12℃~14.5℃,绝对最低温度 -18℃,绝对最高温 41℃;年降水量 500mm~800mm;大于
10℃积温在 4000℃以上;无霜期 190d~220d,年均日照时数 2200h~2800h。
4.2 土壤条件
四川牡丹露地栽植 ,宜选干燥向阳之地,土质疏松、土壤 pH值5.4~7.8,易排水保湿的沙壤土或壤
土为宜,忌选粘重洼地及重茬地块,有侧荫微生境生长最好。
5 苗木培育
5.1 实生苗培育
按照DB51/T 2922 技术规程标准 执行。
5.2 嫁接苗培育
5.2.1 砧木选择
DB51/T 3037 —2023
2 使用2年或3年生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牡丹实生苗或直径 2cm~3cm、长10cm~15cm的粗壮而无病虫害
的芍药根做砧木。
5.2.2 嫁接时间
9月中下旬到 10月上旬。
5.2.3 嫁接方法
采用嵌接或劈接。
5.2.4 原地嫁接
不将牡丹砧木挖起,直接就地嫁接。先扒去砧木周围 5cm~10cm深的表土,露出根茎部位,保留根
茎长度3cm~4cm,将上面的枝条剪去,下面的隐芽抹去,修平根茎上端面,将根茎劈开,插入已削好的
接穗。
5.2.5 起苗嫁接
将备用的芍药挖出,剪去上面的枝条,将根劈开,插入已削好的接穗。
5.3 幼苗管理
5.3.1 嫁接苗移植
苗木嫁接后宜及时栽植或沙藏。 栽植土地提前平整、 施肥 (施入腐熟厩肥 7500kg/hm2~11250 kg/hm2)、
浇水;栽植株行距 20cm×40cm为宜。栽植时要求根系舒展,土壤疏松,嫁接苗全部埋入土中,覆土 5cm~
10cm。
5.3.2 越冬管理
入冬前, 检查嫁接苗的愈合情况, 露出地表接穗及时覆土至接穗顶芽上 5cm~10cm, 保护安全越冬。
高寒地区土上另覆以秸秆或松枝保温。
5.3.3 春季管理
翌年3月上旬去掉覆土露出嫁接口,去除萌蘖芽后再覆土 3cm~5cm。
6 栽植地选择与整地
6.1 土地选择
平地及丘陵区、山区、露地及 林下均可栽植。林下栽植时林分郁闭度应低于 0.4。
6.2 整地
6.2.1 深耕翻晒
种植地宜提前一个月深耕,高海拔地区(海拔 1501m~3000m)深度20cm~30cm,低海拔地区(海拔
500m~1500m)深度30cm~50cm。在晴天深耕暴晒,促进土壤熟化,用多菌灵和辛硫磷乳油杀灭病菌及
虫卵。栽植前进行旋耕翻地,翻地时施腐熟有机肥 15000kg/hm2~30000kg/hm2,复合肥 750kg/hm2~
2250kg/hm2做底肥。
DB51/T 3037 —2023
3 6.2.2 带状整地
坡度较缓的山区丘陵区,带状整地,带宽依地形而定,外高内低,带状抽槽,槽深宽各 50cm。
6.2.3 穴状整地
坡度较大、地形复杂的山区,采用挖穴整地,穴规格 30cm×30cm×20cm。
7 苗木选择、起苗及处理
7.1 苗木选择
7.1.1 实生苗
播种后第 3年或第4年秋季,选用无机械损伤生长健壮的 2年~3年生苗。
7.1.2 嫁接苗
选用1年生无机械损伤的健壮苗。
7.2 起苗
秋季栽植前起苗,起苗时勿伤及根和芽。
7.3 苗木处理
栽植前剪去病残根、折断根和过长(超过 25cm以上)的根,按照附表 A进行质量分级后捆好,按照
LY/T 2290 要求附上标签, 且应当进行检疫,并附上检疫证书。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浸泡根
部10min~15min消毒,捞出后蘸有含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黄泥浆备用。
8 栽植
8.1 栽植时间
秋分到寒露期间。
8.2 栽植密度
株行距80cm×80cm。
8.3 栽植方法
在种植穴中放入四川牡丹小苗,苗向上轻提,使根茎部稍低于地平面 1cm~2cm,踩实使根土密接,
栽植后用土将栽植穴封成一个高 10cm~20cm的土梗,然后浇定根水。
8.4 栽植模式
8.4.1 林下栽植
可采用“岷江柏林下套种四川牡丹”,“核桃林下套种四川牡丹”的栽培模式。
8.4.2 大田栽植
DB51/T 3037 —2023
4 成片栽植四川 牡丹。
9 栽培管理
9.1 锄地
四川牡丹生长期内,需勤锄地。开花前要深锄,深度可达 3cm~5cm;开花后要浅锄,
DB51-T 3037-2023 四川牡丹栽培技术规程 四川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3-25 01:26:2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