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30
CCS B 44 DB 51
四川省 地方 标准
DB51/T 3010—2023
泌乳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feeding management of lactating dairy cows
2023 - 02 - 07发布 2023 - 04 - 08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1/T 3010 —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归口和解释。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新希望生态牧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起草人:薛白,王之盛,焦浩鹏,王立志,彭全辉,宋良荣,周佳,胡瑞。
本次为首次发布。
DB51/T 3010 —2023
1
泌乳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泌乳奶牛饲养管理技术相关的术语和定义,确立了泌乳奶牛饲养管理中日常管理、饲
喂管理、挤奶管理、不同阶段泌乳奶牛的管理、疾病防控和人员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规模化奶牛饲养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 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749-2022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3078 -2017 饲料卫生标准
GB 16548 -2006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GB/T 16568 -2006 奶牛场卫生规范
NY/T 34-2004 奶牛饲养标准
NY 5045-2008 无公害食品 生鲜牛乳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净道 non-pollution road
饲养员行走、场内运送饲料、奶车出入的专用道路。
3.2
污道 pollution road
牛群周转、奶牛去挤奶、清粪车出入、淘汰牛出场的道路 。
3.3
围产期 transition period
指泌乳奶牛产犊前 21d及产犊后 21d的时期。
3.4
泌乳早期 early lactation
指泌乳奶牛产犊后 0d~100d天的时期。
3.5
泌乳中期 mid-lactation
指泌乳奶牛产犊后 100d~200d的时期。
3.6
泌乳后期 late lactation
DB51/T 3010 —2023
2 指泌乳奶牛产犊后 200d至干奶前的时期。
3.7
干奶期 Dry periods
指泌乳奶牛停止挤奶至临产前的一段时间 ,一般为 45d~60d。
3.8
高产奶牛 High yield cows
泌乳量高、乳成分组成好,乳脂率和乳蛋白含量高、繁殖功能正常、肢蹄健康、乳房结构正常、无
疫病的奶牛。高产奶牛的具体指标如下:
泌乳量:头胎奶牛 8500 kg以上,经产奶牛 10000kg以上,全群平均泌乳量在 9500kg以上。
乳脂率: 3.4%~3.5%(按国标)
乳蛋白率: 3.3%~3.6%。
3.9
全混合日粮 total mixed ration (TMR)
按照泌乳奶牛 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把切碎(揉搓)适当长度的粗饲料、精饲料和各种营养添
加剂按照一定的配比进行 充分搅拌混合而得到的一种营养相对均衡的日粮 。
3.10
温热指数 temperature -humidity index (THI)
评估泌乳奶牛养殖过程中是否处于热应激状态及其程度的参数。
4 泌乳奶牛饲养管理
日常管理 4.1
4.1.1 清洁管理
4.1.1.1 保持各生产环节的环境及用具的清洁,保证牛奶卫生,坚持刷拭牛体,防止污染乳汁。
4.1.1.2 定期清理净道和污道,保持道路的干净卫生,牛场废弃物要按时清理。
4.1.2 牛体管理
4.1.2.1 坚持定期护蹄和修蹄。成年泌乳奶牛每周以 4%硫酸铜溶液或者 5%福尔马林溶液浴蹄 2次,蹄
病高发牧场适当增加。
4.1.2.2 定期对牛的体况进行检查,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饲喂管理 4.2
4.2.1 日粮管理
4.2.1.1 制备TMR的饲料原料质量应符合 GB 13078 -2017的规定。
4.2.1.2 确保泌乳奶牛采食新鲜、适口性好、营养均衡的 TMR。
4.2.1.3 不堆槽,不空槽,定时推料,不喂发霉变质和冰冻的饲料,禁用动物源性饲料。
4.2.1.4 泌乳牛每天投料次数以 3次为宜,若夏季当 THI大于68时,可适当增加发料次数,以确保饲
料的新鲜。
4.2.1.5 每日清理一次剩料,剩料量应占当日投料量的 3%~5%。
4.2.1.6 泌乳奶牛的日粮营养水平应符合 NY/T 34-2004的规定。
4.2.2 饮水管理
DB51/T 3010 —2023
3 4.2.2.1 饮水应符合 GB 5749-2022的规定。
4.2.2.2 保证充足的饮水,定期清洗消毒饮水设备。
4.2.2.3 每个圈舍里的每头牛平均占有的饮水槽长度要达到 15cm。
4.2.2.4 冬季严禁泌乳奶牛饮水结冰。
挤奶管理 4.3
4.3.1 设备管理
贮奶罐、 挤奶机等挤奶设备在使用前后都应清洗干净, 按操作规程要求放置。 机械设备应定期检查、
维修和保养。
4.3.2 牛奶管理
4.3.2.1 发现患乳房炎病的泌乳奶牛不允许上机挤奶,应做好标记并立即转入病牛群。
4.3.2.2 牛奶出场前先自检,不合格鲜奶不允许出场。牛奶盛装、贮藏和运输应符合 NY 5045-2008
的规定。
不同阶段泌乳奶牛的管理 4.4
4.4.1 围产期
4.4.1.1 母牛分娩前 14d进入产房,使其习惯产房环境。
4.4.1.2 每头母牛占 1个产栏,不系绳,有足够自由活动的空间。
4.4.1.3 各种接产用具及消毒药品应准备齐全,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助产。
4.4.1.4 母牛产后 30 min时可挤奶。
4.4.1.5 观察奶牛是否发生产后瘫痪、酮病、真胃变位、酸中毒等代谢病。如无特殊病症,产后 10d~
15d可出产房,回到泌乳牛舍。
4.4.1.6 泌乳奶牛在产犊前的日粮要降低钙的含量,同时增加精料的比例,具体日粮配方见表 A.1。
4.4.1.7 泌乳奶牛在产犊后的日粮要恢复钙的含量,具体日粮配方见表 A.2。
4.4.2 泌乳早期
4.4.2.1 泌乳早期和产量高的奶牛被分到高产牛群。
4.4.2.2 泌乳早期的 奶牛,不管产量高低,都应该以提高干物质采食量为主。
4.4.2.3 泌乳早期的奶牛日粮配方见表 A.3。
4.4.2.4 产后60d开始配种,配种 60d以后进行妊娠检查,没有怀孕的牛还要继续配种。
4.4.3 泌乳中期
日粮中可减少精料的用量,泌乳中期的奶牛日粮配方见表 A.4。
4.4.4 泌乳后期
4.4.4.1 泌乳后期的奶牛日粮配方见表 A.5。
4.4.4.2 临产前60d~75d对泌乳奶牛进行停奶处理。
4.4.5 干奶期
4.4.5.1 保证奶牛有45d以上的干奶期,体况评分维持在 3.25分~3.75分,每天适当增加母牛 的运
动时间。
DB51/T 3010 —2023
4 4.4.5.2 干奶期的奶牛日粮配方见表 A.6。
疾病防控 4.5
4.5.1 卫生防疫
4.5.1.1 奶牛场应建立出入登记制度,非生产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谢绝参观。职工进入生产区,穿
戴工作服经过消毒间,洗手消毒后方可入场。
4.5.1.2 应选择环境友好型,对人畜无毒,在牛体内不产生蓄积,对设备无破坏的消毒剂,如:石碳
酸、煤酚、双酚类、次氯酸盐、有机碘混合物(碘附)、过氧乙酸、生石灰、氢氧化钠 (火碱) 、高锰
酸钾、硫酸铜、新洁尔灭、松油、酒精和来苏儿。
4.5.1.3 牛舍周围环境(包括运动场)每周用 2%氢氧化钠消毒 1次,或撒生石灰 1次;牛场周围及
场内污水池、排粪坑和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 1次。在大门口和牛舍入口设消毒池,消毒池内
注入2%氢氧化钠或煤酚溶液。
4.5.1.4 定期对料槽和饲料车等用 0.1%新洁尔灭或 0.2%~0.5%过氧乙酸进行消毒,兽医用具、助
产用具、配种用具、挤奶设备和奶罐车等在使用前后应进行彻底消毒和清洗。
4.5.1.5 定期用0.1%新洁尔灭或 0.3%过氧乙酸或 0.1%次氯酸钠进行带牛环境消毒,以减少传染病
和蹄病等发生。带牛环境消毒应避免消毒剂污染到牛奶中。
4.5.2 疫苗接种
按国家规定开展重大疫病强制免疫工作,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国家规定要求,免疫档案齐全。
4.5.3 疫病治疗
对已经确诊的病牛,应根据致病因素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按照对症治疗、局部治疗、抗感染和 辅助
性治疗相结合的原则,防止病原扩散。
DB51-T 3010-2023 泌乳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四川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3-25 01:26:2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