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841662.8
(22)申请日 2022.07.15
(73)专利权人 刘佳朋
地址 266111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
街道天一仁和悦湖锦府15 -2-501户
(72)发明人 刘佳朋 徐梦 郑传福 李旭超
张绪新 鞠卫东
(51)Int.Cl.
H01M 50/244(2021.01)
H01M 50/242(2021.01)
H01M 50/249(2021.01)
H01M 50/262(2021.01)
H01M 50/258(2021.01)
H01M 10/613(2014.01)
H01M 10/625(2014.01)
H01M 10/6563(2014.01)H01M 10/6566(2014.01)
H01M 10/6551(2014.01)
H01M 50/224(2021.01)
H01M 10/655(2014.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车辆电气用多电源组合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电气用多电源
组合装置, 包括安装外壳, 所述安装外壳内的底
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座, 所述 缓冲座的顶部固定安
装有凹形座, 所述凹形座的内侧插接有内框架,
所述内框架的内侧安装有电池组件, 所述安装外
壳的两侧上端均设有接线孔, 所述安装外壳的顶
部设有顶盖, 所述顶盖的顶部中间设有散热机
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 通过减震器和缓
冲弹簧向内侧抵触, 从而辅助进行缓冲, 进而当
车辆的晃动较大时, 可保持电池组件处于较为稳
定的状态, 避免剧烈振动造成损坏, 同时当需要
检修时, 取下顶盖, 此时由于内框架失去缓冲弹
簧的抵触, 便可从凹形座内侧拔出内框架, 进而
便于对电池组件 进行检修, 方便使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8123613 U
2022.12.23
CN 218123613 U
1.一种车辆电气用多电源组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安装外壳(1), 所述安装外壳(1)
内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座(2), 所述 缓冲座(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凹形座(3), 所述凹形座
(3)的内侧插接有内框架(4), 所述内框架(4)的内侧安装有电池组件(5), 所述安装外壳(1)
的两侧上端均设有接线孔(6), 所述安装外壳(1)的顶部设有顶盖(7), 所述顶盖(7)的顶部
中间设有散热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电气用多电源组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外壳
(1)的底部中间设有散热槽(9), 所述散热槽(9)的上端贯穿 缓冲座(2), 所述散热槽(9)的内
侧设有隔网(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电气用多电源组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机构
(8)包括散热窗(81), 所述散热窗(81)开设于顶盖(7)的顶部中间, 所述散热窗(81)的内顶
部固定安装有隔网(10), 所述隔网(10)的底部设有散热风扇(8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电气用多电源组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7)
的顶部四拐角处均螺纹连接有手拧螺丝(11), 所述手拧螺丝(11)的下端贯穿顶盖(7)与安
装外壳(1)的顶部四拐角处固定连接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电气用多电源组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外壳
(1)的底部四拐角处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2), 所述安装板(12)的正面形状为L形, 所述安
装板(12)的顶部 外侧均开设有安装孔(1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电气用多电源组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座
(2)包括基座(21)和缓冲弹簧(23), 所述散热槽(9)贯穿基座(21)的中间, 所述基座(21)的
顶部两侧均等间距 固定安装有两组减震器(22), 所述减震器(22)的顶部与凹形座(3)的底
部固定连接, 所述 缓冲弹簧(23)固定安装于顶盖(7)的底部两侧, 所述 缓冲弹簧(23)的底部
均与散热铝壳(51)的顶部贴合连接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辆电气用多电源组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形座
(3)的顶部中间开设有通 风槽(14), 所述 通风槽(14)贯 穿凹形座(3)底部 。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电气用多电源组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组件
(5)包括散热铝壳(51), 所述散热铝壳(51)设置于凹形座(3)的内侧, 所述散热铝壳(51)的
外表面等间距开设有通孔(52), 所述散热铝壳(51)的内部设有电池组本体(53), 所述散热
铝壳(51)的上端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车辆电气用多电源组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铝壳
(51)的两侧上端均等间距转动连接有滚珠(54), 所述滚珠(54)的外侧与安装外壳(1)的内
壁贴合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8123613 U
2一种车辆电气用多电源组合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车辆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电气用多电源组合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轨道交通是指运营车辆需要在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一类交通工具或运输系统。 最典
型的轨道交通就是由传统火车和标准铁路所组成的铁路系统。 随着火车和铁路技术的多 元
化发展, 轨道交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类型, 不仅遍布于长距离的陆地运输, 也广泛运用于中
短距离的城市公共交通中;
[0003]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 现有的轨道交通车辆内部多采用电能驱动, 因此轨道交通
车辆内部需要设置多电源组合式电池组件用于辅助供电, 而现有的轨道交通车辆内部的多
电源组合式电池组件的装置结构简单, 使用期间由于车辆处于行驶过程中, 难免会产生振
动, 进而会导致电池组件出现晃动, 从而容易影响其使用寿命, 而现有的政治往往缺乏缓冲
保护结构, 并且其电池组件不 易拆装检修, 使用起 来较为不便, 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电气用多电源组
合装置, 以解决现有的轨道交通车辆内部的多电源组合式电池组件的装置结构简单, 使用
期间由于车辆处于行驶过程中, 难免会产生振动, 进而会导致电池组件出现晃动, 从而容易
影响其使用寿命, 而现有的装置往往缺乏缓冲保护结构, 并且其电池组件不易拆装检修, 使
用起来较为不便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 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 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车辆电气用多电源组合装置, 包括安装外壳, 所述安装外壳内的底部固定安
装有缓冲座, 所述缓冲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凹形座, 所述凹形座的内侧插接有内框架, 所述
内框架的内侧 安装有电池组件, 所述安装外壳的两侧上端均设有接线孔, 所述安装外壳的
顶部设有顶盖, 所述顶盖的顶部中间设有散热机构。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通过减震器和缓冲弹簧向内侧抵触, 从而辅助进行缓冲,
进而当车辆的晃动较大时, 可保持电池组件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 避免剧烈振动造成损坏,
同时当需要检修时, 取下顶盖, 此时由于内框架失去缓冲弹簧的抵触, 便可从凹形座内侧拔
出内框架, 进 而便于对电池组件进行检修, 方便使用。
[0008]进一步地,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安装外壳的底部中间设有散热槽, 所述散热槽
的上端贯 穿缓冲座, 所述散热槽的内侧设有隔网。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通过设置散热槽, 使得在使用期间, 可通过散热槽辅助排
出热空气, 达 到通风散热效果, 而设置隔网, 可对安装外壳 内部进行防护。
[0010]进一步地,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窗, 所述散热窗开设于顶盖
的顶部中间, 所述散热窗的内顶部固定安装有防尘网, 所述防尘网的底部设有散热风扇。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8123613 U
3
专利 一种车辆电气用多电源组合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18:4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