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764454.2
(22)申请日 2022.07.11
(73)专利权人 昆山艾益特精密金属科技有限公
司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花 桥镇
华迅路8号5号房
(72)发明人 王益 庞广聪
(51)Int.Cl.
H01M 50/107(2021.01)
H01M 50/179(2021.01)
H01M 50/244(2021.01)
H01M 50/24(2021.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电源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电源 结构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新型电源结构, 包括结构件, 用于对
电池筒身进行安装, 且结构 件可为电池系统的壳
体, 电池筒身, 其内部可放入电池, 通过负极盖和
正极盖对电池进行限位, 并带有O型接线端子的
导电线与电池的正负极相连, 且安装在结构件的
内部, 负极盖, 用于便于拆卸, 并方便将电池放入
电池筒身内进行限位, 且螺纹连接在电池筒身的
左端, 本实用新型能使该结构模块化, 便于固定
使用在不同产品中, 极大地提高了电源的可靠性
与便利性, 同时又 具防错性, 便于操作人员使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17740651 U
2022.11.04
CN 217740651 U
1.一种新型电源结构,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结构件(1), 用于对电池筒 身(2)进行安装, 且结构件(1)为电池系统的壳体;
电池筒身(2), 内部放入电池, 通过负 极盖(3)和正极盖(4)对电池进行限位, 并带有O型
接线端子的导电线与电池的正负极相连, 且电池筒 身(2)安装在结构件(1)的内部;
负极盖(3), 用于将电池放入电池筒身(2)内进行限位, 且负 极盖(3)螺纹连接在电池筒
身(2)的左端;
正极盖(4), 用于对电池进行韧性推动, 使电池限位在电池筒身(2)的内部, 并能够将相
连的线路从缝隙中钻出, 与其 他电池系统相连, 且设置在电池筒 身(2)的另一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源结构,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电池筒 身(2)包括:
主体(21), 其内部可放入电池, 且左端连接负极盖(3), 另一端连接正极盖(4);
防错标志(2 2), 用于在放置电池时防止出现错 误, 且设置在主体(21)的外壁左端;
法兰(23), 用于将主体(21)安装在结构件(1)的内部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源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21)设置为铝合金
材质, 且通过螺纹与负极盖(3)相连, 同时内壁留有走线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源结构, 其特 征在于, 所述负极盖(3)包括:
锁定螺丝(31), 用于对电池的负极进行连接, 并对电池进行限位, 且设置在负极盖(3)
的内部;
O型密封圈(32), 用于对内部电池进行密封, 且设置在负极盖(3)内壁螺纹的下开槽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源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极盖(3)外壁设有滚
花, 方便操作人员旋合, 且内壁螺纹, 与电池筒身旋合相连, 同时小螺纹可固定导电弹簧与
接线端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源结构, 其特 征在于, 所述 正极盖(4)包括:
弹簧(41), 用于对电池的负 极进行连接, 并对电池进行韧性回推, 且贯穿主体(2 1)的内
部右端;
出线孔(42), 用于将相连的线路从缝隙中钻出, 与 其他电池系统相连, 且设置在正极盖
(4)与主体(2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源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盖(4)的内壁开孔,
用于放置 螺钉, 并与主体(21)相连。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740651 U
2一种新型电源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电源结构技 术领域, 具体为 一种新型电源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市场上现有小型电源结构产品单一, 大多数为塑料材质, 辅以金属片导电, 电池一
半裸露在外, 同时电源结构较为无序, 设计思路相同的结构在外观尺寸及电池的排布上杂
乱无章不利于标准 化使用。
[0003]在小型电池结构电源中, 18650型锂电池具有极高的市占率及以下优点: 大容量、
动力强劲、 防过充、 防爆、 可循环性 好、 适用范围广等。
[0004]所以, 以18650型电池作为目标电池做一款新型电源结构设计有非常大且重要的
必要性, 为此, 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电源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鉴于上述和/或现有一种新型电源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 本实用新型。
[0006]因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电源结构, 通过利用铝质材料优越的导
电性, 强度等性能, 辅以正负极盖等结构, 将其标准化, 在保证电源供电功能的情况下, 又能
使该结构模块化, 便于固定使用在不同产品中, 极大地提高了电源的可靠性与便利性, 能够
解决上述 提出现有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
方案:
[0008]一种新型电源结构, 其包括:
[0009]结构件, 用于对电池筒 身进行安装, 且结构件可为电池系统的壳体;
[0010]电池筒身, 其内部可放入电池, 通过负极盖和正极盖对电池进行限位, 并带有O型
接线端子的导电线与电池的正负极相连, 且安装在结构件的内部;
[0011]负极盖, 用于便于拆卸, 并方便将电池放入电池筒身内进行限位, 且螺纹连接在电
池筒身的左端;
[0012]正极盖, 用于对电池进行韧性推动, 使电池限位在电池筒身的内部, 并能够将相连
的线路从缝隙中钻出, 与其 他电池系统相连, 且设置在电池筒 身的另一端口。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源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 其中: 所述电池筒身
包括:
[0014]主体, 内部可放入电池, 且左端连接负极盖, 另一端连接正极盖;
[0015]防错标志, 用于在放置电池时防止出现错 误, 且设置在主体的外壁左端;
[0016]法兰, 用于将主体安装在结构件的内部 。
[001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源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 其中: 所述主体设置
为铝合金 材质, 且通过螺纹与负极盖相连, 同时内壁留有走线空间。
[001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源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 其中: 所述负极盖包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7740651 U
3
专利 一种新型电源结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18:4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