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行业标准网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353122.3 (22)申请日 2021.12.2 9 (73)专利权人 瑞可沃电气 (上海) 有限公司 地址 202150 上海市崇明区三星镇北星公 路1999号(上海 玉海棠科技园区) (72)发明人 陈海峰 唐晓闯 陈建峰  (74)专利代理 机构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23 31 专利代理师 徐梦依 (51)Int.Cl. G06F 1/16(2006.01) G06V 40/16(2022.01) F16M 11/22(2006.01) F16M 11/1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便于收纳的轨道交通用人脸识别显示 屏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 且公开 了一种便于收纳的轨道交通用人脸识别显示屏, 包括固定机构、 支撑机构和本体机构, 所述支撑 机构位于固定机构的上端, 所述本体机构位于支 撑机构的上端,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有固定支撑 杆、 转动杆、 限位块、 升降槽、 升降杆和调整槽, 所 述转动杆固定设置在固定支撑杆左右两端的下 方, 所述限位块固定设置在固定支撑杆后端下方 的中部, 所述升降槽固定设置在固定支撑杆上端 的内部。 该便于收纳的轨道交通用人脸识别显示 屏, 通过设置防护块, 当屏幕本体对应收纳槽进 行折叠收纳时, 防护块对应支撑槽放置, 避免屏 幕本体和收纳槽接触, 有效的防患显示屏和收纳 槽的摩擦, 使显示屏保持高清晰, 从而增加显示 屏的使用寿 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7305778 U 2022.08.26 CN 217305778 U 1.一种便于收纳的轨道交通用人脸识别显示屏, 包括固定机构(1)、 支撑机构(2)和本 体机构(3),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机构(2)位于固定机构(1)的上端, 所述本体机构(3)位于 支撑机构(2)的上端, 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有固定支撑杆(201)、 转动杆(202)、 限位块 (203)、 升降槽(204)、 升降杆(205)和调 整槽(206), 所述转动杆(202)固定设置在固定支撑 杆(201)左右两端的下方, 所述限位块(203)固定设置在固定支撑杆(201)后端下方的中部, 所述升降槽(204)固定设置在固定支撑杆(201)上端的内部, 所述升降杆(205)活动安装在 升降槽(204)的内部, 所述调整槽(20 6)活动设置在升降杆(20 5)上方的内部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的轨道 交通用人脸识别显示屏,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固定机构(1)包括有固定底座(101)、 支撑座(102)、 转动槽(103)、 收纳槽(104)和支撑槽 (105), 所述支撑座(102)固定安装在固定底座(101)上端后 方的中部, 所述转动槽(103)固 定设置在支撑座(102)上方的内部, 所述收纳槽(104)固定设置在支撑座(102)上端前方的 内部, 所述支撑 槽(105)固定设置在收纳槽(104)内部的边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的轨道 交通用人脸识别显示屏,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本体机构(3)包括有屏幕本体(301)、 显示屏(302)、 按钮(303)、 语音识别(304)、 摄像头 (305)、 防护块(306)、 防护垫(307)、 卡块(308)和活动杆(309), 所述显示屏(302)固定安装 在屏幕本体(301)前端的左侧, 所述按钮(303)固定安装在屏幕本体(301)前端右侧的下方, 所述语音识别(304)固定安装在屏幕本体(301)前端右侧的中部, 所述摄像头(305)固定安 装在屏幕本体(301)前端右侧的上方, 所述防护 块(306)固定安装在屏幕本体(301)前端的 边侧, 所述防护垫(307)固定安装在防护块(306)的前端, 所述卡块(308)固定设置在屏幕本 体(301)后端的中部, 所述活动杆(3 09)固定设置在卡 块(308)的内部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的轨道 交通用人脸识别显示屏,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固定支撑杆(201)和支撑座(102)活动安装, 所述固定支撑杆(201)的下端为弧形结构, 所 述转动杆(202)呈对称分布于固定支撑杆(201)左右两端的下方, 所述升降杆(205)的上端 为弧形结构, 所述升降杆(20 5)的上端为凹字型 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的轨道 交通用人脸识别显示屏,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支撑座(102)的上端弧形结构, 所述支撑座(102)为凹字形结构, 所述转动槽(103)和转动 杆(202)相适配, 所述支撑 槽(105)呈对称分布于收纳槽(104)内部的边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的轨道 交通用人脸识别显示屏,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屏幕本体(301)和升降杆(205)活动连接, 所述防护块(306)呈对称分布于屏幕本体(301) 前端的边侧, 所述屏幕本体(301)和收纳槽(104)相适配, 所述防护块(306)和支撑槽(105) 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的轨道 交通用人脸识别显示屏,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卡块(308)的外端为弧形 结构, 所述活动杆(3 09)和调整槽(20 6)相适配。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305778 U 2一种便于收纳的轨道交通用人脸识别显示屏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便于收纳的轨道交通用人脸识别 显示屏。 背景技术 [0002]轨道交通是指运营车辆需要在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一类交通工具或运输系统, 最典 型的轨道交通是由传统火车和标准铁路所组成的铁路系统, 随着火车和铁路技术的多 元化 发展, 轨道交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类型, 不仅遍布于长距离的陆地运输, 也广泛运用于中短 距离的城市公共交通中。 [0003]随着轨道交通的广泛应用, 对乘坐轨道交通的人脸识别需求也越来越为广泛, 现 有技术中, 人脸识别多为固定的摄像头或者固定安装的识别器, 不便于进 行多角度的调节, 并且在不使用时, 也 不易收纳起 来, 更不能折叠, 使得在收纳放置时容 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一)解决的技 术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收纳的轨道交通用人脸识别显示屏, 以解决 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中, 人脸识别多为固定的摄像头或者固定安装的识别器, 不 便于进行多角度的调节, 并且在不使用时, 也不易收纳起来, 更不能折叠, 使得在收纳放置 时容易损坏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收纳的轨道交通用人 脸识别显示屏, 包括固定机构、 支撑机构和本体机构, 所述支撑机构位于固定机构的上端, 所述本体机构位于支撑机构的上端,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有固定支撑杆、 转动杆、 限位块、 升 降槽、 升降杆和调整槽, 所述转动杆固定 设置在固定支撑杆左右两端的下方, 所述限位块固 定设置在固定支撑杆后端下方的中部, 所述升降槽固定设置在固定支撑杆上端的内部, 所 述升降杆活动安装在升降槽的内部, 所述调整槽活动设置在升降杆 上方的内部 。 [0008]优选的,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固定底座、 支撑座、 转动槽、 收纳 槽和支撑槽, 所述支 撑座固定安装在固定底座上端后方的中部, 所述转动槽固定设置在支撑座上方的内部, 所 述收纳槽固定设置在支撑座上端前方的内部, 所述支撑槽固定设置在收纳槽内部的边侧, 通过在固定底座的上端设置收纳槽, 增 加该装置收纳时的便捷性。 [0009]优选的, 所述本体机构包括有屏 幕本体、 显示屏、 按钮、 语音识别、 摄像头、 防护块、 防护垫、 卡块和活动杆, 所述显示屏固定安装在屏幕本体前端的左侧, 所述按钮固定安装在 屏幕本体前端右侧的下方, 所述语音识别固定安装在屏幕本体前端右侧的中部, 所述摄像 头固定安装在屏幕本体前端右侧的上方, 所述防护块固定安装在屏幕本体前端的边侧, 所 述防护垫固定安装在防护块的前端, 所述卡块固定设置在屏幕本体后端的中部, 所述活动 杆固定设置在卡块的内部, 通过设置防护垫, 屏幕本体折叠收纳时, 避免防护块和收纳槽的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7305778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便于收纳的轨道交通用人脸识别显示屏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便于收纳的轨道交通用人脸识别显示屏 第 1 页 专利 一种便于收纳的轨道交通用人脸识别显示屏 第 2 页 专利 一种便于收纳的轨道交通用人脸识别显示屏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9:04:0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