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979029.7
(22)申请日 2021.11.30
(73)专利权人 山东智信物联网技 术有限公司
地址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渔洋路
286号华山国际广场2号楼15楼 A019室
(72)发明人 高松良 李继辉
(74)专利代理 机构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513 08
专利代理师 许霞
(51)Int.Cl.
G05B 19/042(2006.01)
G01D 21/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多功能无线传感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功能无线传感器,
涉及传感器的技术领域。 包括传感器模块、 物联
网模块、 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 控制模块分别与
传感器模块、 物联网模块和电源模块连接; 电源
模块分别与传感器模块、 物联网模块连接。 其能
够实现传感器与基站进行通信, 自动将传感器的
前端探头所测量的数据进行远距离发送。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5页
CN 217060786 U
2022.07.26
CN 217060786 U
1.一种多功能无线传感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传感器模块、 物联网模块、 控制模块和电
源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传感器模块、 所述物联网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连接; 所述
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传感器模块、 所述物联网模块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处理器U200、 电
容C200、 电容C201、 电容C202、 电阻R200和发光二极管D200; 所述处理器U200的工作正压端
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 所述处理器U200的工作负压端接地, 所述处理器U200的工作正压端
通过所述电容C200与所述处理器U200的工作负压端连接; 所述电容C201、 所述电容C202分
别与所述电容C200并联; 所述处理器U200的PC4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200、 所述发光二极管
D200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 所述处理器U200的PC5引脚和PC6引脚分别与所述物联网模块连
接, 所述处理器U200的PC5引脚、 PC6引脚、 PD0引脚、 PB0引脚、 PB1引脚、 PB2引脚、 PB3引脚和
PB4引脚分别与所述传感器模块连接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多功能无线传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转换
模块以及与所述转换模块连接的稳压模块, 所述稳压模块分别与所述传感器模块、 所述物
联网模块连接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多功能无线传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换模块包括与外
部电源连接的插接件P100、 转换器U100、 电感L100、 电解电容C100、 电容C101、 二 极管D100和
二极管D101; 所述插接件P100与所述转换器U100的交流输入端连接; 所述转换器U100的电
压输出端通过电感L100、 电容C101与所述转换器U100的接地端 连接; 所述电解电容C100、 所
述二极管D100 分别与所述电容C101并联; 所述二极管D101的正极通过所述电感L100与所述
转换器U10 0的电压输出端连接, 所述 二极管D101的负极与所述稳压模块连接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多功能无线传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稳压模块包括稳压
器U101、 电容C102、 电容C103和电容C104; 所述稳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二极管D101的负极连
接; 所述稳压器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电容C102与所述稳压器的接地端连接; 所述稳压器的使
能端与所述二极管D101的负极连接; 所述稳压器的BP引 脚通过所述电容C103接地; 所述稳
压器U101的输出端通过 所述电容C104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 多功能无线传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联网模块包括处
理器U300、 电容C300、 电容C301、 电容C302、 电容C303、 电容C304、 电容C305、 电容C306、 电容
C307、 电容C308、 电阻R300、 电阻R301、 电阻R302、 电阻R303、 电阻R304、 电阻R305、 电阻R306、
天线T100和身份识别卡U301; 所述处理器U300的VBAT引脚与所述稳压器U101的输出端连
接; 所述处理器U300的VBAT引脚通过所述电容C301接地, 所述电容C300、 所述电容C308分别
与所述电容C301并联; 所述处理器U300的天线端通过所述电阻R306与所述天线T100连接;
所述处理器U300的天线端、 所述电阻R306的公共端通过电容C306接地; 所述电阻R306、 所述
天线T100的公共端通过电容C307接地; 所述处理器U300的电源端与所述身份识别卡U301的
电源端连接; 所述处理器U300的复位端通过所述电阻R300与所述身份识别卡U301的复位端
连接; 所述处理器U300的时钟端通过所述电阻R301与所述身份识别卡U301的时钟端连接,
所述处理器U300的DATA引脚通过电阻R302与所述身份识别卡U301的数据输入端 连接; 所述
电阻R300、 所述身份识别卡U301的公共端通过所述电容C302接地; 所述电阻R301、 所述身份
识别卡U301的公共端通过所述电容C304接地; 所述电阻R302、 所述身份识别 卡U301的公共
端通过所述电容C303接地; 所述处理器U300的数据发送端通过所述电阻R303与所述处理器
U200的PC6引脚连接; 所述处理器U300的数据接收端通过所述电阻R304与所述处理器U200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217060786 U
2的PC5引脚连接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 多功能无线传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温
度传感器、 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的温度转换电路、 湿度传感器、 与所述湿度传感器连接的
湿度转换电路、 光照度传感器以及RS48 5电路; 所述 温度转换电路、 所述湿度转换电路、 所述
光照度传感器和所述RS485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无线传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RS485电路包括收
发器U403、 电阻R410、 电阻R411、 电阻R412、 保险丝F400、 保险丝F401、 二极管D410、 二极管
D411和二极管D412; 所述收发器U403的接收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U200的PC6引脚连接; 所述
收发器U403的接收使能信号端、 发送使能信号端分别与所述处理器U200的PB4引脚连接; 所
述收发器U403的发送数据输入端与所述处理器U200的PC5引脚连接; 所述收发器U403的B号
总线接口、 所述保险丝F400、 所述电阻R411、 所述二极管D411、 所述电阻R412、 所述保险丝
F401和所述收发器U403的A号总线接口依次连接; 所述电阻R410的一端与所述收发器U403
的A号总线接口连接, 所述电阻R410的另一端与所述 收发器U403的B号总线接口连接; 所述
二极管D410的负极与所述二极管D411、 所述电阻R411 的公共端连接, 所述二极管D410的正
极接地; 所述二极管D4 12的负极与所述二极管D411、 所述电阻R412的公共端 连接, 所述二极
管D412的正极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 多功能无线传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转换电路包括
插接件P400、 电容C400、 电容C401、 电容C402、 电阻R400、 电阻R401、 电阻R402、 电阻R403、 电
阻R404和电阻R405; 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插接件P400连接, 所述插接件P400的第一接口
通过所述电阻R403与所述处理器U200的PD0引脚连接; 所述插接件P400的第二接口通过所
述电阻R404与所述处理器U200的PB0引脚连接; 所述插接件P400的第三接口通过所述电阻
R405与所述处理器U200的PB1引脚连接; 所述插接件P400的第一接口通过所述电容C400接
地, 所述插接件P400的第一接口通过所述电阻R400与所述稳压器U101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
插接件P400的第二接口通过所述电容C402接地, 所述插接件P400的第二接口通过所述电阻
R401与所述稳压器U101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插接件P400的第三接口通过所述电容C401接
地, 所述插接件P40 0的第三接口通过 所述电阻R402与所述稳压器U101的输出端连接 。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 多功能无线传感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湿度转换电路包括
插接件P401、 电阻R406和电阻R407; 所述插接件P401 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稳压器U101 的输出
端连接; 所述插接件P401的第二接口与所述处理器U200的PB3引脚连接; 所述插接件P401的
第二接口通过所述电阻R406与所述稳压器U101的输出端 连接; 所述插接件P401的第三接口
与所述处理器U200的PB2引脚连接; 所述插接件P401的第二接口通过所述电阻R407与所述
稳压器U101的输出端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217060786 U
3
专利 一种多功能无线传感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0:02:3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