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行业标准网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11604335.0 (22)申请日 2021.12.24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14480639 A (43)申请公布日 2022.05.13 (73)专利权人 中国医学 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地址 100070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帅府园1 号 (72)发明人 常梦琪 王子豪 张彦若 高俊  王任直 幸兵 马文斌 王裕  娄继忠 周刚 包新杰 刘芃昊  王月坤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慧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 合伙) 11743 专利代理师 鲍晓芳 (51)Int.Cl. C12Q 1/6886(2018.01) C12Q 1/6869(2018.01) G01N 33/574(2006.01) A61K 45/00(2006.01)A61K 31/44(2006.01) A61K 31/454(2006.01) A61K 31/404(2006.01) A61P 35/00(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106834232 A,2017.0 6.13 CN 105877871 A,2016.08.24 CN 112626207 A,2021.04.09 CN 113444179 A,2021.09.28 WO 2021161047 A1,2021.08.19 CN 103063849 A,2013.04.24 CN 109312408 A,2019.02.0 5 WO 2021091319 A1,2021.0 5.14 US 2020323862 A1,2020.10.15 张利宠 等.垂体腺瘤质地及其相关因素分 析. 《中外医学研究》 .2015,第13卷(第8 期), Congxin Dai 等.Anti-VEGF Therapy i n Refractory. 《Fro nt. Onco l》 .2021,(第1 1期), 侍文婷等.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与肿瘤微环 境. 《现代生物医学进 展》 .2011,(第18期), 审查员 颜泉梅 (54)发明名称 新靶点用于诊断和治 疗垂体腺瘤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EC和/或CAF细胞在制备诊断 垂体腺瘤的产品中的应用。 EC和CAF相关marker 在垂体腺瘤硬肿瘤中表达显著升高, 可以作为肿 瘤硬度鉴定的标志物。 通过数据库预测和验证实 验证明了VEGFR和PDGFR的抑制剂在治疗硬肿瘤 中的作用, 有望作为临床治疗药物, 为解决硬肿 瘤切除率低的难题提供了解决办 法。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4页 CN 114480639 B 2022.09.30 CN 114480639 B 1.检测垂体腺瘤组织中α SMA、 S100A4、 CD31和VWF蛋白表达水平的试剂在制备区分垂体 腺瘤硬肿瘤和软肿瘤的试剂中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硬肿瘤中α SMA、 S100A4、 CD31和VWF的蛋 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软肿瘤。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480639 B 2新靶点用于诊断和治疗垂体腺瘤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 术领域, 具体涉及新靶点用于诊断和治疗垂体腺瘤。 背景技术 [0002]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 PA)是第二常见的颅内肿瘤, 约占原发性肿瘤的 15%[1]。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经蝶窦手术一直是PA的一线治疗方法, 肿 瘤全切率是影响患 者预后最重要的因素[2 ‑4]。 然而, PA患者中只有66 ‑78%的患者能获得完全的切除。 有 许多 肿瘤残余的患者肿瘤反复复发, 10年复发率高达7 ‑12%[5,6]。 因此, 力求术中肿瘤全切除 和探索新的靶向药物成为减少复发和治疗PA患者的主要方向。 由于PA所在鞍区的解剖结构 复杂, 视野有限, 对于质地坚硬、 体积大、 海绵窦浸润的垂体肿瘤, 很难将其完全切除。 随着 内镜手术系统的迅速发展, 肿瘤硬度已成为影响手术切除率的关键因素[7,8]。 对于软肿 瘤, 即使体积较大且侵犯海绵窦, 也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吸力刮除, 通常有较好的手术预后。 对于质地坚硬、 体积大、 海绵窦浸润的垂体肿瘤, 单纯手术治疗难以将其完全切除。 目前 的 治疗方法无法改变肿瘤的硬度, 提高肿瘤全切率。 [0003]因此, 更好地了解肿瘤硬化的潜在机制, 并探索改善肿瘤 硬度的药物, 对于提高PA 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0004]相关文献如下, [0005]1.Ostrom,Q.T.et  al.CBTRUS  statistical  report:primary  brain 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umors diagnosed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2007‑ 2011.Neuro Oncol 16Suppl 4,iv1‑63(2014). [0006]2.Molitch,M.E.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ituitary  Adenomas:A   Review.Jama  317,516‑524(2017). [0007]3.Almutairi,R.D.et  al.Gross  total resection  of pituitary  adenomas   after endoscop ic vs.microscopic  transsphenoidal  surgery:a  meta‑analysis.Acta   Neurochir(Wien)160,1005‑1021(2018). [0008]4.Tabaee,A.et  al.Endoscopic  pituitary surgery: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Neurosurg  111,545‑54(2009). [0009]5.Salomon,M.P.et  al.The epigenomic  landscape  of pituitary  adenomas   reveals specific  alterations  and differentiates  among acromegaly,cushing' sdisease  and endocrine‑inactive subtypes.Cl in Cancer Res 24,4126‑4136(2018). [0010]6.Reddy,R.et  al.Can we ever stop imaging in surgically  treated and  radiotherapy ‑naive patients  with non‑functioning  pituitary  adenoma? Eur   JEndocri nol 165,739‑44(2011). [0011]7.Zhao,B.et  al.Extended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  for pituitary   adenomas  invading  the anterior  cranial base,cavernous  sinus,and  clivus:a   single‑center experience  with 126consecutive  cases.J Neurosurg  112,108‑17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14480639 B 3

.PDF文档 专利 新靶点用于诊断和治疗垂体腺瘤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新靶点用于诊断和治疗垂体腺瘤 第 1 页 专利 新靶点用于诊断和治疗垂体腺瘤 第 2 页 专利 新靶点用于诊断和治疗垂体腺瘤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2:50:0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