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行业标准网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641635.6 (22)申请日 2021.12.2 9 (71)申请人 中国医学 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地址 650118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茭菱路 935号 (72)发明人 张寒 冯敏  (74)专利代理 机构 南京思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2288 代理人 吕鹏涛 (51)Int.Cl. A61K 38/17(2006.01) A61K 45/00(2006.01) A61P 35/00(2006.01) (54)发明名称 转录因子BTB-CNC同源体1在非霍奇金淋巴 瘤治疗中的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转录因子BTB ‑CNC同源体1在 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 实验证明, 通过 减少或抑制B ACH1在人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系中 的表达水平, 可有效调控肿瘤细胞的细胞周 期、 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 本发明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靶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序列表6页 附图3页 CN 114225008 A 2022.03.25 CN 114225008 A 1.BACH1在制备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药物中的应用, 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1所 示。 2.一种能够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药物, 其活性成分为BACH1的抑制物, 其中BACH1的 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1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 其中所述的抑制物为抑制BACH1蛋白活性的物质、 降低 BACH1蛋白含量的物质、 沉默或敲除或突变 BACH1基因的物质或者抑制 BACH1基因表达的物 质, 所述BAC H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1所示。 4.一种能够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药物 组合物, 其含有能够抑制BACH1表达的抑制物, 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1所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其中所述的抑制物为抑制BACH1蛋白活性的物 质、 降低BACH1蛋白含量的物质、 沉默或敲除或突变 BACH1基因的物质或者抑制 BACH1基因表 达的物质, 所述BAC H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1所示。 6.BACH1的抑制物在制备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药物中的应用, 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1所示。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225008 A 2转录因子BTB‑CNC同源体1在非霍奇 金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 具体涉及转录因子BTB ‑CNC同源体1 (BTB  and CNC  homology 1, 简称BAC H1) 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转录因子BACH1属于碱性亮氨酸拉链蛋白家族, 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各种组织 中, 其涉及多种生理病理过程, 包括氧化应激、 细胞周期、 血红素稳态、 炎症和免疫等, 与多 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具有紧密联系。 近年来, 发现BACH1可通过改变肿瘤代谢以及上皮间充 质转化表型, 促进肿瘤增殖转移。 例如, 在转移性肺癌组织中可观 察到BACH1的高表达, 以及 BACH1通过激活己糖激酶2和3 ‑磷酸甘油醛脱 氢酶增加葡萄糖的摄取和乳酸的分泌, 增加糖 酵解速率, 促进肺癌的恶化和转移。 在乳腺癌、 食管癌、 结直肠癌等癌整中发现高表达的 BACH1提高了肿瘤细胞的迁移活性。 同时, BACH1也可通过上调转移相关趋化因子受体、 基质 金属蛋白酶等的表达促进肿瘤 细胞的迁移和侵 袭。 但BACH1在淋巴瘤中的作用尚无报道。 [0003]淋巴瘤是一类起源于造血系统的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据世界卫生组织 统计, 淋巴瘤发病率年增 长率为7.5%, 近年来发病率增 速较快。 根据其病理学特点, 淋巴瘤 主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个大类。 从目前 的数据来看, 霍奇金淋巴瘤通 常治疗效果较好, 治愈率较高。 而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恶性淋巴细胞增殖 性疾病, 在我国是男性最常见 的几种恶性肿瘤之一。 目前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明确病因尚不 清楚, 可能与遗传、 病原体感染、 机体免疫异常、 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关。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 变、 环境污染的加重、 饮食 结构的调整、 精神压力增加、 老龄化等因素影响, 近年来 发病率明 显增加。 目前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主要治疗仍是以化疗或者放疗为主, 经济条件较好或者有 明确治疗指 针的患者可同时应用免疫疗法。 在治疗过程中, 化疗和放疗由于其细胞毒性, 在 其应用过程中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产生毒性作用, 使患者在接受化疗和 放疗期间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导致患者生存质量普遍下降, 甚至因不能耐受而被 迫中断治疗, 严重影响了疗效与疾病的转归。 而免疫疗法主要包括细胞治疗和抗体治疗两 个方面, 该治疗方法主要通过增加肿瘤抗原 性及调控肿瘤免疫逃逸来激活人体自身免疫反 应而杀灭肿瘤细胞, 对非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有所帮助, 但经过初始治疗后复发 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 因此, 面对目前肿瘤治疗的局限性及个体 异质性的现状, 迫切需要开发特异性的靶点, 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 [0004]综上所述, BACH1在肿瘤方面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是现有报道中尚无 BACH1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相关的内容, 也无BAC H1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方面的用途。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 提供了转录因子BTB ‑CNC同源体1 (即BACH1) 及其抑 制剂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 [0006]本发明首次发现了BACH1与非霍奇金淋巴瘤之间具有关联性, 为非霍奇金淋巴瘤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14225008 A 3

.PDF文档 专利 转录因子BTB-CNC同源体1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转录因子BTB-CNC同源体1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 第 1 页 专利 转录因子BTB-CNC同源体1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 第 2 页 专利 转录因子BTB-CNC同源体1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2:50:5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