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245558.4
(22)申请日 2021.09.16
(73)专利权人 广州市康成模具有限公司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榄 核镇
滘新路22号101(临时经 营场所)
(72)发明人 韦中伟
(74)专利代理 机构 成都言成诺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特殊普通 合伙) 51314
代理人 张川
(51)Int.Cl.
B21D 5/01(2006.01)
B21D 37/1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组合式五金件加工用折弯模具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弯模 具技术领域, 特别是
一种组合式五金件加工用折弯模具, 包括底板、
支撑杆和顶板, 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旋转组
件, 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夹持组件。 本实用新
型的优点在于: 该组合式五金件加工用折弯模
具, 将材料放置在下模板上方后, 通过转动第一
蜗杆, 使得第一蜗轮进行转动, 带动第一转动杆
进行转动, 使得第二固定板进行转动, 使得压板
接触材料, 并通过第二转动杆的作用, 使得压板
进行转动, 紧密贴合材料, 然后进行折弯加工, 加
工完毕后, 通过双轴电机驱动第一转轴进行转
动, 使得第一转轴带动第二蜗杆进行转动, 使得
第二蜗轮进行转动, 带动丝杆进行转动, 通过反
向螺纹的作用, 使得两 个移动板进行反向移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5745650 U
2022.02.08
CN 215745650 U
1.一种组合式五金件加工用折弯模具, 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板(1)、 支撑杆(2)和顶板
(3), 所述底板(1)的一侧设置有旋转组件(4), 所述底板(1)的一侧设置有夹持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五金件加工用折弯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
(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下模板(6), 所述顶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缸(7), 所述
气缸(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模板(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五金件加工用折弯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组
件(4)包括第一固定板(401), 所述第一固定板(401)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蜗杆
(402), 所述第一蜗杆(402)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一蜗轮(403), 所述第一蜗轮(403)的内壁
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404), 所述第一转动杆(404)远离第一蜗轮(403)的一侧通过轴承
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板(405), 所述第一转动杆(40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06), 所
述连接板(406)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407), 所述第二转动杆(407)的一
侧固定连接有压 板(40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五金件加工用折弯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组
件(5)包括双轴电机(501), 所述双轴电机(5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502), 所述第
一转轴(502)远离双轴电机(5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蜗杆(503), 所述第二蜗杆(503)的
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蜗轮(504), 所述第二蜗轮(50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丝杆(505), 所述丝
杆(505)的外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移动板(506), 所述移动板(50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
转轴(507), 所述第二转轴(507)的外表面转动 连接有转动板(508), 所述转动板(508)的内
部转动连接有第三 转轴(509), 所述第三 转轴(50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 板(5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五金件加工用折弯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固
定板(401)的一侧固定连接底板(1), 所述第二固定板(405)的一侧固定连接底板(1), 所述
第一固定 板(401)的形状为 L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五金件加工用折弯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蜗
轮(403)的轴心与第一转动杆(404)的轴心重合, 所述连接板(406)的数量为四个, 四个所述
连接板(406)两个为一组与第一转动杆(404)对应连接, 所述压板(40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
有第二转动杆(407)。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式五金件加工用折弯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轴电
机(5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底板(1), 所述丝杆(505)的外表面转动 连接第二固定板(405),
所述丝杆(5 05)远离第二蜗轮(5 04)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一固定 板(401)。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式五金件加工用折弯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转
轴(502)的轴心与第二蜗杆(503)的轴心重合, 所述第二蜗轮(504)的轴心与丝杆(505)的轴
心重合, 所述丝杆(505)外表面设置的螺纹为反向螺纹, 所述丝杆(505)外表面设置的螺纹
的螺距与移动板(506)内壁设置的螺纹的螺距相适配, 所述移动板(506)的数量为四个, 四
个所述移动板(506)两个为一组与丝杆(505)对应连接, 所述第二转轴(507)的直径与第三
转轴(509)的直径相等, 所述第三转轴(509)的数量为四个, 四个所述第三转轴(509)两个为
一组与夹 板(510)对应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5745650 U
2一种组合式五 金件加工用折弯 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折弯模具技 术领域, 特别是一种组合式五金件加工用折弯模具。
背景技术
[0002]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 吹塑、 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
简而言之, 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 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 不同的模具由不同
的零件构成, 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 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 素有"工业之
母"的称号, 折弯模 具是将不同型材折弯成生产需要 形状的模 具, 折弯模具是折弯机用来成
型加工板料的工具, 这种工具有 各种零件构成, 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 它主要通过
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 用以在折弯机压力的作用下使坯料成
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
[0003]现有的五金材料在进行折弯加工后, 大多会因材料自身所带弹性进行回弹, 使得
折弯加工的工作效率降低, 需要反复进行加工, 才能使材料达到预期效果, 不仅浪费时间,
也增加了加工成本 。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提供一种组合式五金件加工用折弯
模具, 有效解决了现有技 术的不足。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组合式五金件加工用折弯模
具, 包括底板、 支撑杆和顶板, 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旋转组件, 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夹
持组件。
[0006]可选的, 所述底板 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下模板, 所述顶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有气缸, 所述气缸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模板 。
[0007]可选的, 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 所述第一固定板 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
接有第一蜗杆, 所述第一蜗杆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一蜗轮, 所述第一蜗轮的内壁固定连接
有第一转动杆, 所述第一转动杆远离第一蜗轮的一侧 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板, 所
述第一转动杆的外表 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
动杆, 所述第二 转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 板。
[0008]可选的,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双轴电机, 所述双轴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
所述第一转轴远离双轴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蜗杆, 所述第二蜗杆的一侧啮合连接有
第二蜗轮, 所述第二蜗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丝杆, 所述丝杆的外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移动
板, 所述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 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 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板, 所
述转动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三 转轴, 所述第三 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 板。
[0009]可选的, 所述第一固定板 的一侧固定连接底板, 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底板, 所述第一固定 板的形状为 L形。
[0010]可选的, 所述第一蜗轮的轴心与第一转动杆的轴心重合, 所述连接板 的数量为四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5745650 U
3
专利 一种组合式五金件加工用折弯模具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8:01:4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