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11262033.4
(22)申请日 2022.10.14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15329510 A
(43)申请公布日 2022.11.11
(73)专利权人 江苏新恒基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
司
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石湫 镇
石涛路1号
(72)发明人 王槐春 陈敬一 黄兴友 赵协平
(74)专利代理 机构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5125 0
专利代理师 李春彦
(51)Int.Cl.
G06F 30/17(2020.01)G06F 30/20(2020.01)
B21C 37/29(2006.01)
G06F 113/14(2020.01)
G06F 119/18(2020.01)
(56)对比文件
CN 110750931 A,2020.02.04
CN 212419147 U,2021.01.2 9
CN 207787463 U,2018.08.31
CN 109284539 A,2019.01.2 9
US 2006277004 A1,20 06.12.07
吴学胜.模具间隙对热成型的影响及其优化
方法. 《万方学术 论文》 .2015,
审查员 于俊
(54)发明名称
一种支管成型模 具设计方法、 系统及 存储介
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管成型模 具设计方法、
系统及存储介质, 涉及智 能化设计技术领域, 包
括: 获取支管加工尺寸; 进行左成型模和右成型
模的外形尺 寸计算; 进行支管冲头的外形尺寸计
算; 进行内固定弧板外形尺寸计算; 根据管件材
质获取管材的热态塑性数据; 进行支管加工的仿
真成型模拟; 根据仿真成型模拟结果调整左成型
模和右成型模的外形尺寸; 获取左成型模和右成
型模之间的合模间隙数据; 进行合模定位治具的
外形尺寸计算; 输出设计数据。 综上所述, 本发明
的优点在于: 采用智能化的设计方法, 基于要生
产的支管尺寸结构可进行快速的模具结构尺寸
数据的生成, 可实现自动生成支管成型模具模
型, 极大地 提高了模具 结构设计的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8页 附图3页
CN 115329510 B
2022.12.09
CN 115329510 B
1.一种支管成型模具设计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获取支管加工尺寸, 所述支管加工尺寸包括管件材质、 管材管径、 支管高度、 支管外径
和支管壁厚;
根据支管高度、 支管管径和支管壁厚进行左成型模和右成型模的外形尺寸计算, 获得
左成型模和右成型模的设计数据;
根据左成型模和 右成型模的设计数据以及支管壁厚进行支管冲头的外形尺寸计算, 获
得支管冲头的设计数据;
根据管材管径进行内 固定弧板 外形尺寸计算, 获得内 固定弧板设计数据;
根据管件材质获取 管材的热态塑性数据;
根据管材的热态塑性数据、 内固定弧板设计数据、 左成型模和右成型模的设计数据和
支管冲头的设计数据进行支管加工的仿真成型模拟;
根据仿真成型模拟结果调 整左成型模和右成型模的外形尺寸, 并更新左成型模和右成
型模的设计数据, 获取最终的左成型模和右成型模的设计数据;
根据仿真成型模拟结果以及最终的左成型模和右成型模的设计数据获取左成型模和
右成型模之间的合模间隙数据;
根据合模间 隙数据进行左成型模和 右成型模的合模定位治具的外形尺寸计算, 获得合
模定位治具的设计数据;
输出内固定 弧板设计数据、 最终的左成型模和右成型模的设计数据和合模定位治具的
设计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支管成型模具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成型模和右成
型模的外形尺寸计算具体包括:
所述左成型模和 右成型模合模时, 左成型模的内模型与右成型模的内模型处于同一 圆
柱面, 记所述圆柱面的直径为
;
则左成型模和右成型模的设计数据为:
式中,
为支管外径;
为左成型模的高度;
为右成型模的高度;
为支管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支管成型模具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管冲头的外形
尺寸计算具体包括:
获取液压顶装置的支管冲头安装部位结构;
根据液压顶装置的支管冲头安装部位结构进行支管冲头的对应安装部位的外形尺寸
计算;
则, 支管冲头的设计数据为:
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5329510 B
2式中,
为支管冲头成型部位的直径;
为支管壁厚;
为支管冲头成型部位的高度;
为支管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支管成型模具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固定弧板外形
尺寸计算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支管加工尺寸计算支管成型加工时的加热部位, 获取加热部位长度
;
则, 内固定弧板设计数据为:
式中,
为内固定弧板的长度设计数据;
为内固定弧板下弧面的弧面 直径;
为管材管径;
为内固定弧板的厚度,
具体为内固定弧板上平面到内固定弧板下弧面最低点之
间的距离;
为带有支管冲头的液压顶装置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支管成型模具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固定弧板的外
形尺寸计算还 包括:
获取液压顶装置的安装定位部位的结构;
根据液压顶装置的安装定位部位的结构于内固定弧板上端对应定位位置的外形尺寸
计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支管成型模具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管材的热态
塑性数据、 内固定弧板设计数据、 左成型模和右成型模的设计数据和支管冲头的设计数据
进行支管加工的仿真成型模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设定一初始合模间隙值;
根据内固定弧板设计数据、 左成型模和右成型模的设计数据、 支管冲头的设计数据和
合模间隙值代入支管成型模具设计模板中, 进行支管成型模具模型自动化生成, 得到支管
成型模具模型;
采用成型仿真模拟软件, 输入支管成型模具模型和管材的热态塑性数据进行支管成型
的仿真模拟;
根据支管成型的仿真模拟数据判断当前数据状态下的支管成型模具是否符合加工标
准;
若是, 则输出当前支管成型模具的设计数据, 若否, 则调整合模间隙值, 并重复上述步
骤直至符合支管成型加工标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支管成型模具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合模 间隙值的取
值范围为: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15329510 B
3
专利 一种支管成型模具设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0:56:5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