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行业标准网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081546.5 (22)申请日 2022.09.06 (71)申请人 中国地质科 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 勘查研究所 地址 300300 天津市东 丽区东丽湖华纳景 湖花园5-2-201、 5 -2-202室 (72)发明人 乔汉青 张耀阳 吕琴音  (74)专利代理 机构 青岛润集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7327 专利代理师 赵以芳 (51)Int.Cl. G06F 30/20(2020.01) G06F 17/18(2006.01) G06T 17/20(2006.01) G06F 111/10(2020.01) (54)发明名称 基于多尺度、 多 方向逐段迭代和反向追踪的 联合射线追踪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尺度、 多 方向逐段 迭代和反向追踪的联合射线追踪方法, 其包括以 下步骤: S1、 将常规反向追踪法的追踪结果作为 逐段迭代法的初始值; S2、 将原始网格抽稀到预 设的最稀 疏级别, 同时只保留剩余原始网格边界 上的路径点; S3、 对抽稀网格应用常规逐段迭代, 并改变抽稀网格边界的方向, 通过改变空间离散 化的方式, 使得回折路径变为满足斯奈尔定律的 路径; S4、 对抽稀网格逐渐加密, 每次加密重复步 骤S3, 直到当前的抽稀级别降为0, 再进行最后一 遍常规逐段迭代。 本发明解决了常规逐段迭代法 存在收敛过慢、 无法追踪回折射线路径和局部收 敛极小的问题, 本发明既能够适应复杂的速度场 变化, 也能够 在震源附近获得较高的精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10页 CN 115358087 A 2022.11.18 CN 115358087 A 1.基于多尺度、 多方向逐段迭代和反向追踪的联合射线追踪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 以下步骤: S1、 将常规反向追踪法的追踪结果作为逐 段迭代法的初始值; S2、 将原始网格抽稀到预设的最稀疏级别, 同时只保留剩余原 始网格边界上的路径点; S3、 对抽稀网格应用常规逐段迭代, 并改变抽稀 网格边界的方向, 通过改变空间离散化 的方式, 使得回折路径变为满足斯奈尔定律的路径。 S4、 对抽稀网格逐渐加密, 每次加密重 复步骤S3, 直到当前的抽稀级别降为0, 再进行最 后一遍常规逐 段迭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尺度、 多方向逐段迭代和反向追踪的联合射线追踪方 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流 程: 2‑1在原始网格中, 给定初始射线和追踪点; 2‑2设定抽稀级别为 n并将网格抽稀到最稀疏级别, 只保留剩余网格边界上的路径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尺度、 多方向逐段迭代和反向追踪的联合射线追踪方 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2 ‑2中, 抽稀方式为每多一级抽稀就对当前网格模型中隔一条线保 留一条, n级抽稀相当于每2n条线保留一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尺度、 多方向逐段迭代和反向追踪的联合射线追踪方 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流 程: 3‑1在抽稀网格中进行 逐段迭代, 并跳过不满足斯奈尔定律的追踪点; 3‑2将抽稀网格和其中的追踪点绕原点 顺时针旋转; 3‑3利用与抽稀网格相同新网格间距的水平 ‑垂直网格覆盖 旋转后的抽稀网格; 3‑4利用插值, 计算旋转后的射线与新网格边界的交点, 即新网格中的追踪点; 3‑5将新网格和其中的追踪点平 移到非负区域; 3‑6对新网格中的射线 进行逐段迭代更新, 同时跳过不满足斯奈尔定律的点; 3‑7将新网格及对应的追踪点变换回原 始网格及对应的追踪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多尺度、 多方向逐段迭代和反向追踪的联合射线追踪方 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3 ‑2中, 旋转的角度范围为0 ‑9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多尺度、 多方向逐段迭代和反向追踪的联合射线追踪方 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3 ‑6中, 由于网格边界和射线的相对方向发生改变, 新网格中不满足 斯奈尔定律的点与步骤3 ‑1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尺度、 多方向逐段迭代和反向追踪的联合射线追踪方 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4对抽稀网格逐渐加密成新网格并利于插值求得新的追踪点, 同 时添加对应新网格边界上的路径点, 并在每一个稀疏级别上都进行步骤S3 。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多尺度、 多方向逐段迭代和反向追踪的联合射线追踪方 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流 程: 4‑1对当前抽稀网格进行一次加密, 加入的网格线位于相邻 两条网格线的中间, 然后利 用插值求得新的追踪点; 4‑2在当前抽稀级别的网格上进行步骤S3; 4‑3重复步骤4 ‑1和4‑2, 直到当前的抽稀级别降为0, 再进行最后一遍常规逐 段迭代。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358087 A 2基于多尺度、 多方向逐段 迭代和反向追踪的联合 射线追踪 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地震勘探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基于多尺度、 多方向逐段迭代和反向追 踪的联合 射线追踪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地震波的属性可以大致分为运动学和动力学两方面。 在繁多的地震数据处理和反 演方法中, 其对于地震波 数值模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诸如 逆时偏移、 全波形反演等方法要 求对全波场进 行数值模拟, 而类似常规偏移成像、 微震定位、 层析成像等方法则只需要模拟 波场的运动学规 律即可, 单 纯的运动学 数值模拟的计算 量要远小于全波场。 [0003]射线追踪是地震波运动学数值模拟的重要方法。 目前, 射线追踪主要包含以下几 类: 试射法, 弯曲法, 伪弯曲法, 逐段迭代法, 反向追踪法, 最短路径法, 插值法等。 其中, 试射 法和逐段迭代法的理论基础是斯奈尔定律, 反向追踪法、 弯曲法和伪弯曲法的理论依据是 费马原理, 最短路径法和插值法则是在费马原理上 又结合了惠更思原理的思想 。 [0004]逐段迭代法先固定射线两端点, 再对射线路径进行迭代更新。 逐段迭代法不会跨 越多个界面进行整体更新, 故其稳定性相比伪弯曲法有所提高, 但在速度变化剧烈的介质 中效果有限。 这一类方法能够被应用于网格模型中, 但无法适应网格模型中存在速度剧烈 变化的情况, 即在复杂介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0005]反向追踪法是以走时场为基础, 从检波点向震源进行追踪的, 其对于复杂介质和 网格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但反向追踪法是沿着走时场的负梯度方向进行追踪的, 精度 与梯度方向的计算有很大关系。 这一类方法不存在对整条射线进行迭代更新的步骤, 因此 计算效率通常比逐段迭代法要高, 但相应的计算结果精度就无法获得有效提升; 另一方面, 由于追踪是从检波点 开始的, 故误差会在震源附近累计。 [0006]随着地震勘探向高精度发展, 射线追踪法也越来越需要适应以高密度网格作为介 质模型的情况。 因此, 需要一种射线追踪 方法既能够适应复杂的速度场变化, 也能够在震源 附近获得较高的精度。 发明内容 [0007]为解决上述缺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尺度、 多方向逐段迭代和 反向追踪的 联合射线追踪方法, 解决了常规逐段迭代法存在的问题: 收敛速度过慢、 可能陷入局部极 小、 无法追踪回折波, 本发明既能够适应复杂的速度场变化, 也能够在震源附近获得较高的 精度。 [0008]基于多尺度、 多方向逐 段迭代和反向追踪的联合 射线追踪方法, 其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 将常规反向追踪法的追踪结果作为逐 段迭代法的初始值; [0010]S2、 将原始网格抽稀到预设的最稀疏级别, 同时只保留剩余原始网格边界上的路 径点;说 明 书 1/10 页 3 CN 115358087 A 3

.PDF文档 专利 基于多尺度、多方向逐段迭代和反向追踪的联合射线追踪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基于多尺度、多方向逐段迭代和反向追踪的联合射线追踪方法 第 1 页 专利 基于多尺度、多方向逐段迭代和反向追踪的联合射线追踪方法 第 2 页 专利 基于多尺度、多方向逐段迭代和反向追踪的联合射线追踪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1:00:4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