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行业标准网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182464.X (22)申请日 2022.09.27 (71)申请人 三峡大学 地址 443002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大 学路8 号 (72)发明人 吴小勇 胡记磊 陈灯红 王颖  陈兴华 张齐 程淦 杨仲祥  陈绍杰  (74)专利代理 机构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专利代理师 危松 (51)Int.Cl. E04C 3/26(2006.01) E04C 5/06(2006.01) E04C 5/07(2006.01)E04C 5/08(2006.01) E04C 5/16(2006.01) G06F 30/13(2020.01) G06F 30/20(2020.01) (54)发明名称 采用先张法的预应力 BFRP筋T型叠合梁及其 设计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先张法的预应力BFRP 筋T型叠合梁及其设计方法, 该采用先张法的预 应力BFRP筋T型叠合梁, 包括预制梁和现浇叠合 层混凝土, 预制梁包括钢筋笼和预制混凝土, 钢 筋笼包括 设置在底部的若干预应力BFRP纵筋, 预 应力BFRP纵筋通过若干箍筋连接, 箍筋沿预应力 BFRP纵筋 的长度排列分布, 箍筋两侧设有腰筋, 腰筋与各个箍筋相互连接, 箍筋顶部设有上部纵 筋, 预制混凝土分布在预应力BF RP纵筋和腰筋分 布区域, 箍筋上部穿出预制混凝土, 现浇叠合层 混凝土浇注在预制混凝土上侧, 上部纵筋和箍筋 上部埋设在现浇叠合层混凝土内。 该叠合梁及其 设计方法预应力技术、 BFRP筋与叠合梁相结合, 解决BFRP筋弹性模量较低带来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5页 说明书13页 附图3页 CN 115370068 A 2022.11.22 CN 115370068 A 1.一种采用先张法的预应力BFRP筋T型叠合梁, 其特征在于, 包括预制梁和现浇叠合层 混凝土, 预制梁包括钢筋笼和预制混凝土(1), 钢筋笼包括设置在底部的若干预应力 BFRP纵 筋(2), 预应力BFRP纵筋(2)通过若干箍筋(3)连接, 箍筋(3)沿预应力BFRP纵筋(2)的长度排 列分布, 箍筋(3)两侧设有腰筋(4), 腰筋(4)与各个箍筋(3)相互连接, 箍筋(3)顶部设有上 部纵筋(5), 预制混凝土(1)分布在预应力BFRP纵筋(2)和腰筋(4)分布区域, 箍筋(3)上部穿 出预制混凝土(1), 现浇叠合层混凝土浇注在预制混凝土(1)上侧, 上部纵筋(5)和箍筋(3) 上部埋设在现浇 叠合层混凝 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先张法的预应力BFRP筋T型叠合梁, 其特征在于, 所 述预应力BFRP纵筋(2)、 腰筋(4)以及上部纵筋(5)两端穿出预制混凝土(1)或现浇叠合层混 凝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先张法的预应力BFRP筋T型叠合梁, 其特征在于, 所 述预制混凝 土(1)顶部和与叠合梁连接的预制楼板底部平齐。 4.一种采用先张法的预应力BFRP筋T型叠合梁的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 骤: 步骤一、 确定预应力BFRP筋T型叠合梁的尺寸b, h, h1,, b'f, h'f, b为梁宽, h为叠合梁整 体高度, h1为预制梁高度, b'f叠合梁截面受压区的翼缘宽度, h'f为叠合梁截面受压区的翼 缘高度; 步骤二、 第 一阶段受力计算: 此阶段为现浇叠合混凝土未达到强度设计值之前的阶段, 预制梁截面按矩形截面梁进行设计, 包括预应力BFRP筋反拱值计算、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和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步骤三、 第 二阶段受力计算: 此阶段为现浇叠合混凝土达到强度设计值之后的阶段, 叠 合梁截面按T 型截面进 行设计, 包括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和叠合面的受剪 承载力计算; 步骤四、 预应力BFRP筋T型叠合梁极限状态验算, 包括BFRP筋应力验算、 裂缝宽度验算 和挠度值验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用先张法的预应力BFRP筋T型叠合梁的设计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步骤二中, 预应力BFRP筋反拱值计算、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如下: a.BFRP筋预应力短期反拱值计算 对BFRP筋施加的预应力要满足预制梁的设计要求, 避免预制梁会出现反拱, 按短期刚 度计算: Bs1=0.85EcI0; σpe: BFRP预应力筋的有效预应力; ep: 预应力损失后的BFRP筋的有效预应力的偏心 距; l: 梁的跨度; Bs1: 第一阶段 预应力混凝 土矩形梁的短期刚度; b.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权 利 要 求 书 1/5 页 2 CN 115370068 A 2Ec: 预制梁混凝 土的弹性模量; I0: 预制梁换算截面的惯性矩; 预制构件弯 矩设计值: M=M1G+M1Q α1fcbx=fpyAp; M: 弯矩设计值; M1G: 预制梁自重、 预制楼板自重和叠合层自重在 计算截面产生的弯矩设 计值; M1Q: 第一阶段施工活荷载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弯矩 设计值; α1: 系数, 按规范取值; fc: 混 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b: 梁宽; x: 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h0: 预制构 件截面有效高度; fpy: 预应力BFRP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Ap: 受拉区BFRP预应力纵筋的截面面 积; c.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考虑BFRP筋的预应力影响, 按BFRP筋的有效预应力计算: 预制构件剪力设计值: V=V1G+V1Q V≤VcS+Vp Vp=0.05NP0 NP0=σp0Ap σp0=σcon‑σl; V1G: 预制构件自重、 预制楼板自动和叠合层自重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剪力设计值; V1Q: 第一阶段施工活荷载在计算截面产生的剪力设计值; VCS: 梁斜截面上混凝 土和箍筋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Vp: BFRP筋的预应力所提高的梁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αcv: 斜截面混凝 土受剪承载力系数; ft: 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fyv: 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Asv: 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 面积; S: 沿梁长度方向的箍筋间距; NP0: 计算截面混凝 土法向预应力等于零时的预加力; σp0: 受拉区BFRP预应力筋合力点处混凝 土法向应力等于零时的BFRP预应力筋应力; Ap: 受拉区BFRP预应力筋的截面 面积; σcon: BFRP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 σl: 相应阶段BFRP筋的预应力损失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用先张法的预应力BFRP筋T型叠合梁的设计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步骤三中,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和叠合面的受剪承载力计算 如下: a.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叠合构件的正弯 矩区段弯 矩设计值: M=M1G+M2G+M2Q; 叠合构件的负弯 矩区段弯 矩设计值: M=M2G+M2Q;权 利 要 求 书 2/5 页 3 CN 115370068 A 3

.PDF文档 专利 采用先张法的预应力BFRP筋T型叠合梁及其设计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采用先张法的预应力BFRP筋T型叠合梁及其设计方法 第 1 页 专利 采用先张法的预应力BFRP筋T型叠合梁及其设计方法 第 2 页 专利 采用先张法的预应力BFRP筋T型叠合梁及其设计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1:03:2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