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行业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559938.3 (22)申请日 2021.12.20 (71)申请人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102402 北京市房山区弘安路85号院2 号楼4层4 43室 (72)发明人 王胜彬 王世贤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智丞瀚方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 1810 代理人 白月霞 (51)Int.Cl. H01M 4/62(2006.01) H01M 4/38(2006.01) H01M 4/134(2010.01) H01M 10/0525(201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微米 硅复合材 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微米硅复合材料及其制 备方法和应用, 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 所述 微米硅复合材料为核壳结构, 从内到外依次为微 米硅、 第一包覆层、 空腔层、 第二包覆层、 第三包 覆层; 所述第一包覆层、 第二包覆层为碳包覆层, 所述第三包覆层为致密碳包覆层, 所述第二包覆 层与第三包覆层之间为空腔层, 所述空腔层中包 含导电剂。 所述微米硅复合材料为硅嵌锂预留了 体积膨胀空间, 避免了碳包覆层因硅嵌时锂体积 膨胀而破裂, 维持了复合材料的完整性, 提高了 微米硅复合材料的循环稳定性。 本发 明还公开了 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所述制备方法 简单易行, 所制得的负极电化学性能良好。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附图1页 CN 114267839 A 2022.04.01 CN 114267839 A 1.一种微米硅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米硅复合材料为核壳结构, 所述核壳结构 从内到外依次为 微米硅、 第一包覆层、 空腔层、 第二包覆层和第三包覆层; 所述第一包覆层、 第二包覆层均为碳包覆层, 所述第 三包覆层为致密碳包覆层, 所述空 腔层内包 含导电剂, 所述第二包覆层上分布有微 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米硅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米硅的粒径为0.5μm~ 10 μm, 所述空腔层的厚度为0.01 μm~4 μm, 所述第一包覆层的厚度为0.005 μm~ 0.02 μm, 所述 第二包覆层的厚度为0.01 μm~1 μm, 所述第三包覆层的厚度为0.0 02 μm~0.02 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米硅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包覆层、 第二包覆层 的孔隙率 为20~80%, 所述第三包覆层的孔隙率 为1%~20%; 所述导电剂与所述 微米硅的质量之比为(0.01~1):1。 4.一种微米硅复合材 料的制备 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1)对微米硅进行碳包覆, 得到包 含第一包覆层与微米硅的样品1; (2)对样品1包覆空腔预备层, 所述空腔预备层包括造孔剂与导电剂, 包覆后得到包含 空腔预备层与样品1的样品2; (3)对样品2进行碳包覆, 得到包 含第二包覆层与样品2的样品3; (4)对样品3使用刻蚀剂进行刻蚀, 刻蚀剂与所述造孔剂反应, 使空腔预备层被刻蚀形 成空腔, 得到包 含样品1、 空腔层和第二包覆层的样品4; (5)对样品4进行致密碳包覆, 得到包括第三包覆层与样品4的所述 微米硅复合材 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米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 碳包覆为采用固相法或液相法进行包覆; 当采用固相法时, 通过将微米硅与固体碳源材 料混合均匀, 形成碳包覆层; 当采用液相法时, 将微米硅加入到溶剂中, 并加入液相包覆材料, 进行原位聚合, 分离 干燥, 形成碳包覆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米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造孔剂为金属 氧化物; 所述导电剂在制备步骤(1)或制备步骤(2)的过程中加入以使所述导电剂位于所述复 合材料的空腔层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米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2)所述的空 腔预备层的包覆过程包括以下3种中的任意 一种: ①将可溶性金属盐溶于水中, 向其中加入样品1以及所述导电剂, 然后加热蒸干使金属 盐及所述导电剂附着在样品1的表面, 再在惰性气氛下高温烧结获得金属氧化物包覆的样 品2; ②将可溶性金属盐溶于水中, 向其中加入样品1以及所述导电剂, 加入碱性溶液使金属 离子生成沉淀附着在样品1的表面, 再在惰性气氛下高温烧结获得金属氧化物包覆的样品 2; ③将样品1、 所述导电剂、 纳米金属氧化物进行融合; 再在惰性气氛下高温烧结获得金 属氧化物包覆的样品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米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所述的 碳包覆为采用固相法或液相法进行包覆;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4267839 A 2当采用固相法时, 通过将微米硅与固体碳源材料混合均匀, 再高温烧结, 形成碳包覆 层; 当采用液相法时, 将微米硅加入到溶剂中, 并加入液相包覆材料, 进行原位聚合, 分离 干燥, 再高温烧结, 形成碳包覆层。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米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4)中, 所述 刻蚀剂为能够与所述造孔剂反应的酸性溶液; 优选地, 所述刻蚀剂包括硫酸、 盐酸、 硝酸中 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米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5)中所 述致密碳包覆采用液相包覆法进行包覆, 该方法为: 将样品4加入到溶剂中, 并加入易石墨 化材料进行包覆, 搅拌混合均匀后, 抽滤或者蒸干, 再高温烧结, 得到所述 微米硅复合材 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米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2)、 步骤 (3)或步骤(5)中, 所述高温烧结的温度为6 00℃~1000℃; 所述高温烧结的时间为1h~5 h; 所述融合的方式为机 械融合; 所述固体碳源 包括沥青、 酚醛树脂中的任意 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所述液相包覆材料包括聚酚醛树脂、 聚多巴胺、 单宁酸、 PVA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 合; 所述易石墨化材 料包括多巴胺, PV A, 三甘醇, 腐殖酸中的任意 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米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2)中, 所 述可溶性金属盐包括金属Mg、 Al、 Zn、 Fe、 Ni、 Ti、 Sn、 Co、 Mn、 Ca的氯化盐、 醋酸盐、 有机盐、 硝 酸盐、 硫酸盐中的任意 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所述金属氧化物包括Mg、 Al、 Zn、 Fe、 Ni、 Ti、 Sn、 Co、 Mn、 Ca的氧化物中 的任意一种或至少 两种的组合; 所述碱性溶液包括氢氧化钠、 氢氧化钾、 碳酸钾、 碳酸钠、 氨水、 碳酸氢钠溶液中的任意 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米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氧化物 与微米硅的质量之比为(0.1~3):1。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米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液 相包覆材料与微米硅的质量之比为(0.02~0.2):1, 步骤(3)中所述液相包覆材料与微米硅 的质量之比为(0.1~0.3):1。 15.一种锂电池负极, 包含负极浆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极浆料由负极活性物质、 导电 剂和粘结剂溶于溶剂制成, 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括权利要求 1~3中任意一项 所述的微米硅 复合材料, 所述负极浆料涂覆于铜箔上, 干燥后得到所述负极; 优选地, 所述 浆料的固含量 为1%~20%。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4267839 A 3
专利 一种微米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0:12:03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441.8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27926.4-2021 金融服务 金融业通用报文方案 第4部分:XML Schema生成.pdf
SANS 应急响应处理手册 incident-handlers-handbook 英文版.pdf
T-CCCTA 0040—2023 3PE耐蚀钢制管件.pdf
GB-T 42583-2023 信息安全技术 政务网络安全监测平台技术规范.pdf
GB-T 35295-2017信息技术大数据术语.pdf
T-CGDF 00035—2022 农田土壤固碳评价技术规范 第1部分 当季.pdf
GB-T 18916.62-2022 取水定额 第62部分:水泥.pdf
GB-T 9567-2016 工业用三聚氰胺.pdf
DB50-T 1474.2-2023 化粪池监控系统 第2部分:安装与调试 重庆市.pdf
奇安信 安全内生从框架开始.pdf
DB36-T 1584-2022 电子政务外网企事业单位接入技术规范 江西省.pdf
易观分析 AIGC产业研究报告2023——音频生成篇.pdf
DB12-T 1297-2023 电子政务云平台安全监测预警技术指南 天津市.pdf
GB-T 16597-2019 冶金产品分析方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通则.pdf
GB-T 18386.1-2021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 第1部分:轻型汽车.pdf
GB-T 36972-2018 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pdf
T-ZZB 2846—2022 车用轻型可变速电动绞盘.pdf
T-GDAQI 013—2019 生物质气化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pdf
GB-T 31503-2015 信息安全技术 电子文档加密与签名消息语法.pdf
JR-T0156-2017 移动终端支付可信环境技术规范.pdf
1
/
3
13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441.8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