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行业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11626045.6 (22)申请日 2021.12.2 9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13991102 A (43)申请公布日 2022.01.28 (73)专利权人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13200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鑫 城大 道8899号 (72)发明人 乔齐齐 刘月园 王鹏飞 施泽涛 郭丰 李子郯 杨红新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 1659 代理人 牛海燕 (51)Int.Cl. H01M 4/525(2010.01)H01M 4/505(2010.01) H01M 4/36(2006.01) H01M 4/62(2006.01) H01M 10/0525(2010.01) C01G 53/00(2006.01) C01G 45/12(2006.01) 审查员 杜婷 (54)发明名称 一种无钴富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 用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钴富锂正极材料及其 制备方法和应用。 所述无钴富锂正极材料由镍锰 氢氧化物前驱体与锂源复合后烧结得到; 其中, 所述镍锰氢氧化物前驱体满足: 17m2/g<比表面 积a<27m2/g, 1.4g/cm3<振实密度b<1.6g/cm3; 所 述无钴富锂正极材料满足: 1m2/g<比表面积c< 5m2/g, 1g/cm3<振实密度d<2g/cm3; 且5≤a/c+b/d ≤25。 本发明通过调控正 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的比 表面积和振实密度, 同时, 在正极材料和其前驱 体之间建立比表面积和振实密度的关系, 提升了 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 降低了其电压降的幅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附图2页 CN 113991102 B 2022.03.22 CN 113991102 B 1.一种无钴富锂正极材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钴富锂正极材料由镍锰氢氧化物前驱 体与锂源复合后烧结 得到; 其中, 所述镍锰氢氧化物前驱体满 足: 17m2/g<比表面积a<27m2/g, 1.4g/cm3<振实密度b <1.6g/cm3; 所述无钴富锂正极材料满足: 1m2/g<比表面积c<5m2/g, 1g/cm3<振实密度d<2g/cm3; 且5 ≤a/c+b/d≤25; 所述镍锰氢氧化物前驱体的化学式为NiyMn1‑y(OH)2, 所述无钴富锂正极材 料的化学式为 , 0<y<1, 0<x<1; 所述无钴富锂正极材料 的电压降的幅度得到 了降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钴富锂正极材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钴富锂正极材料包括 掺杂元素, 所述掺杂元素包括Al、 Zr、 Mg、 Ta、 W、 Nb或B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 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钴富锂正极材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钴富锂正极材料表面 包覆有层状氧化物, 所述层状氧化物的原料包括TiO2、 MgO、 Ta2O5、 WO3、 B2O3、 H3BO3、 La2O3、 SiO2或Nb2O5中的任意 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4.一种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无钴富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将镍源.锰源.络合剂和沉淀剂进行共沉淀反应, 得到 镍锰氢氧化物前驱体; (2) 将步骤 (1) 所述镍锰氢氧化物前驱体与锂源混合, 烧结, 得到所述无钴富锂正极材 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钴富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2) 所述混 合的原料中还包括掺杂剂, 所述掺杂剂包括Al2O3、 ZrO2、 MgO、 Ta2O5、 WO3、 Nb2O5、 B2O3或 H3BO3中的任意 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钴富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2) 所述烧 结包括依次进行第一烧结和第二烧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钴富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烧结的 温度为80 0~1000℃, 时间为10~20h; 所述第二烧结的温度为3 00~700℃, 时间为 4~8h。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钴富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第 一烧结 后的物质进行氧化物包覆, 所述氧化物包括TiO2、 MgO、 Ta2O5、 WO3、 B2O3、 H3BO3、 La2O3、 SiO2或Nb2O5中的任意 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9.一种无钴锂离子电池,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钴锂离子电池包括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 所述的无钴富锂正极材 料。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3991102 B 2一种无钴富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 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无钴电池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无钴富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 用。 背景技术 [0002]锂离子电池具有电压平台高、 循环性能好、 无记忆效应和比能量高等优势, 是目前 应用最广泛的动力电池。 随着智能电网储能的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 的不断推广, 锂离子电 池得到了快速发展, 同时市场对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 也越来越高。 [0003]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主要由电极材料决定, 目前商业化的正极材料(例如, LiCoO2、 LiFePO4和三元材料Li[Ni1/3Co1/3Mn1/3]O2(NCM‑111)等)的实际放电比容量(< 180mAh/g)远远低于商业化的负极材料(例如, 石墨: 320mAh/g~360mAh/g), 并且元素Co价格 昂贵且有 害, 这成为限制锂离 子电池发展的主 要因素。 [0004]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具有高于250mAh/g的放电比容量, 且Mn、 Ni元素储量丰富、 成 本低廉, 通过调控富锂材料中Mn、 Ni的比例可以实现完全取代昂贵的Co元素, 降低成本, 因 此它也被认为是近年来最有潜力能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的材料。 基于此, 对富锂锰 基正极材 料的研究具有重大意 义。 [0005]目前, 无钴富锂正极材料xLi2MnO3·(1‑x)LiNi0.5Mn0.5O2存在循环差、 循环过程中 电压降低过 快的问题, 传统的方法一般是通过包覆或掺杂进行改进。 [0006]CN111434618A公开了无钴层状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锂离子电池。 该方法包括: 制 备层状镍锰酸锂基体材料; 将所述层状镍锰酸锂基体材料与包覆剂进行混合, 获得第一混 合物料; 对所述第一混合物料进行第一烧结处理, 在所述层状镍锰酸锂基体材料表面形成 包覆层, 以获得所述无钴层状正极材料, 其中, 所述包覆剂包括第一包覆剂和第二包覆剂, 所述第一包覆剂包括陶瓷氧化物, 所述第二包覆剂包括磷酸盐和硅酸盐的至少之一。 虽然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循环稳定性, 但是制备 麻烦, 而且容 量不高。 [0007]CN111600012A公开了一种 无钴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复合正极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所述无钴富锂锰基 正极材料的化 学式为: xLi2MnO3·(1‑x)LiMeO2+a, 其中0<x<1, 0≤a<1, Me选自Mn、 Ni、 Al、 Mg、 Ti、 B、 F、 Y和La中的一种以上。 而这只是在温和的测试条件下提高了一 定的循环稳定性。 [0008]因此, 如何提升无钴富锂材 料的循环性能, 降低电压降, 是亟 待解决的技 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钴富锂正极材料及 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通过 调控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的比表面积和振实密度, 同时, 在正极材料和 其前驱体之间建立 比表面积和振实密度的关系, 提升 了正极材 料的循环性能, 降低了其电压降的幅度。 [0010]为达到此发明目的,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 术方案: [0011]第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钴富锂正极材料, 所述无钴富锂正极材料由镍锰氢说 明 书 1/8 页 3 CN 113991102 B 3
专利 一种无钴富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0:12:20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520.2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43156-2023 地理信息 矢量数据模型与存储规范.pdf
GB-T 14555-2015 船用导航雷达接口及安装要求.pdf
T-CFA 031103.5--2018—2018 铸造数字化工厂通用技术要求.pdf
GB-T 28535-2018 铅酸蓄电池隔板.pdf
GA-T 1983-2022 少年儿童道路交通安全文明教育指南.pdf
DB52-T 702-2011 杉木二元立木材积表 贵州省.pdf
NY-T 2539-201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pdf
GB-T 9111-2015 桑蚕干茧试验方法.pdf
DB3301-T 0348—2021 机关食堂数字化管理规范 杭州市.pdf
GB-T 10045-2018 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药芯焊丝.pdf
GB-T 14912-2017 1500 11 000 12 000外业数字测图规程.pdf
GB-T 15843.3-2016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实体鉴别 第3部分:采用数字签名技术的机制.pdf
DB32-T 4155.7-2021 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共享数据集规范 第7部分:医疗门诊 江苏省.pdf
T-CSRS CSRS—2022 中国睡眠医学中心建设指南.pdf
GB-T 18336.2-2015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技术安全评估准则 第2部分:安全功能组件.pdf
DB3607-T 009-2022 富硒稻谷生产技术规程 江西省.pdf
数据安全事件管理办法.pdf
DB2201-T 16-2022 城市智能体数据治理技术规范 长春市.pdf
DB6110-T 008-2021 天麻萌发菌、蜜环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商洛市.pdf
GB-T 8168-2008 包装用缓冲材料静态压缩试验方法.pdf
1
/
3
12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520.2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