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3.220 R 07 DB32 江 苏 省 地 方 标 准 DB32/T 3809-2020 防灾避难建筑设计标准 Design standard for disaster mitigation and emergency shelter buildings 2020 - 09 - 09 发布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12- 01 实施 发 布 DB32/T 3809-2020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基本规定 .......................................................................... 5 5 电气设计 .......................................................................... 5 6 无功补偿 ......................................................................... 11 7 电能质量和谐波管理 ............................................................... 11 8 电气设备的选择 ................................................................... 12 9 电能计量装置 ..................................................................... 15 10 负荷管理终端装置 ................................................................ 15 11 智能网荷互动终端装置 ............................................................ 17 12 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及自动装置 .................................................... 18 13 变电所的布置型式 ................................................................ 21 14 电缆敷设 ........................................................................ 25 15 通信和远动 ...................................................................... 25 16 防雷保护和接地 .................................................................. 25 17 建筑部分 ........................................................................ 2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供电方案的主要内容 ............................................. 28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应提供设计文件和资料内容 ....................................... 29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变电所电气捕鼠装置图 ........................................... 30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20kV 配电变压器性能参数 ........................................ 31 附录 E(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用词说明 ................................................. 32 I DB32/T 3809-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南通市建筑设 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江韩、周慧、顾新华、褚国栋、武锐、徐进、徐婷、国君杰、胡睿、刘辉、田 小晶、吴涛、储国成、许玲玲、韦佳、陈钰、凌美英、王立忠、杨路、李鸣、赵学斐、化雨 II DB32/T 3809-2020 引 言 为贯彻执行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妥善安置受到突发灾害威胁或危害的人员, 提高江苏省防灾避难建筑设计的安全适用性及经济合理性,本着安全、经济、实用、适度超前的原则, 特制定本标准。 III DB32/T 3809-2020 防灾避难建筑设计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防灾避难建筑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场地设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施设计、平 灾转换技术要求,适用于江苏省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防灾避难建筑的设计。 本标准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妥善安置受到突发灾害威胁或危 害的人员,提高江苏省防灾避难建筑的安全适用性与经济合理性。 江苏省防灾避难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352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 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1143 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 DGJ32/J122 江苏省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3.1 防灾避难建筑 disaster mitigation emergency congregate sheltering structure 配置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应急辅助设施及应急保障设备和物资,为因地震、台风、洪水等灾害产生 的避难人员提供宿住或休息和其他应急保障及使用功能的建筑。 3.2 防灾避难建筑场地 sheltering accommodation site 灾害条件下与防灾避难建筑场地内部人员的走向、流量相适应,且与城市道路相连、满足灾时人员 和车辆出入通行要求的出入口。 3.3 主要出入口 main entrance 与电网直接联系的客户端受电变压器。简称主变压器。 3.4 1 DB32/T 3809-2020 次要出入口 secondary entrance 用于物资和应急医疗垃圾运送,与城市道路相连的出入口。 3.5 避难单元 sheltering space unit 防灾避难建筑中,根据避难功能、避难人数、设施配置和自然分割等要素所划分的独立成体系的空 间单元。 3.6 有效避难面积 effective and safe area for emergency congregate sheltering 防灾避难建筑内,用于为人员安全避难服务的应急综合管理、人员安置及应急配套等功能区的建筑 面积。 3.7 应急综合管理 emergency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应急综合管理是收集、传达、分析各种信息,处理、组织应急避难建筑内一切行动的功能,包括应 急管理、应急医疗卫生服务及应急物资存放及供应。 3.8 人员安置 staff resettlement 满足避难人员应急宿住、休息等紧急状态下的必要公共活动功能。 3.9 应急配套 emergency supporting 为满足避难人员基本生活需要配置的卫生洗浴、垃圾储运等必要的服务功能。 3.10 避难容量 sheltering accommodation capacity 与各种设施的容量、数量、用地面积相匹配的可容纳避难人员的数量。 3.11 人均有效避难面积 per capita effective area 防灾避难建筑中,避难人员人均所占有的有效避难面积。 3.12 人均宿住面积 per capita living area 防灾避难建筑中,单个避难人员宿住或休息的空间在水平地面的人均投影面积。 3.13 2 DB32/T 3809-2020 设定防御标准 criteria for scenario disaster precention 防灾避难建筑设计所需依据的高于一般工程抗灾设防标准的设防水准或灾害影响水平。用于确定防 灾布局、防护措施和用地避让措施以及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和应急辅助设施的规模、布局及相应防灾措施。 4 基本规定 4.1 一般规定 4.1.1 防灾避难建筑设计应体现“安全可靠、综合利用、功能完善、便于管理”的原则。 4.1.2 防灾避难建筑设计应以当地城乡规划、防灾规划、应急预案的避难要求以及现状条件分析评 估结果为依据。 4.1.3 防灾避难建筑设计应包括场地设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施设计、平灾转换设计等。 4.1.4 新建中小学校、体育馆、展览建筑等,应根据城市避难场所规划,建设防灾避难建筑。变电 所的设计应进行标准化设计。 4.1.5 防灾避难建筑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1 防灾避难建筑控制要求 场所 防灾避难建筑 保障性能 中、长期固定避难 适用范围 中小学校、体育馆、展览建筑等 2 人均有效避难面积(m ) 3.0~4.5 最长开放时间(d) 100 注:防灾避难建筑的设施配置应满足其最长开放时间的需求。 4.1.6 防灾避难建筑宜为单层、多层建筑,避难人员宿
DB32-T 3809-2020 防灾避难建筑设计标准 江苏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3 04:13:1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