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行业标准网
ICS DB2306 备案号: 黑 龙 江 省 大 庆 市 地 方 标 准 DB2306/T 096—2019 奶牛蹄部疾病诊断技术规程 2019-11-27 发布 大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12-27 实施 发布 DB2306/T 096—2019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蹄病分类 .......................................................................... 1-2 5 诊断规程 .......................................................................... 2-4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奶牛运动评分特征图 .............................................. 5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奶牛蹄部分区图 .................................................. 6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奶牛蹄病病变特征图 .............................................. 7 附录 D (资料性附录) 奶牛蹄皮炎不同阶段病变特征图 ................................... 10 I DB2306/T 096—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建发、武瑞、连帅、郭东华、郑家三。 II DB2306/T 096—2019 奶牛蹄部疾病诊断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奶牛蹄部疾病的类别、发病部位、病理特征和诊断技术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奶牛蹄部疾病发病部位、发病类型和发病阶段的诊断。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23/T 1618 奶牛蹄部保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奶牛蹄病 奶牛蹄部疾病的总称,包括感染性蹄病如蹄皮炎、腐蹄病、趾间皮炎、蹄跟糜烂等,非感染性蹄病 如蹄叶炎、白线病、螺旋状趾等。 3.2 运动评分 采用五分制评分法评定奶牛正常行走能力的定性指数,1 分为正常,2 分为轻微跛行,3 分为中度 跛行,4 分为跛行,5 分为严重跛行。 3.3 蹄白线 位于蹄底角质壁底缘断面上的白色环状线,由角质壁冠状层的内层角小叶一级填充于角小叶间的角 质构成。 4 蹄病分类 4.1 蹄皮炎(digital dermatitis) 是一种感染因素导致的蹄部皮肤局限性炎症,发病部位主要在蹄球部与底部交接部位,局部可出现 角质慢性坏死和肉芽增生。 4.2 趾间皮炎(interdigital dermatitis) 趾间皮肤、皮下组织因潮湿、粪尿的侵蚀、其他机械性刺激及细菌感染而发生的湿疹性、增殖性疾 病。 4.3 腐蹄病(foot rot) 又称趾间腐烂或趾间蜂窝织炎,是一种感染因素导致的以蹄真皮或角质层腐败、蹄间皮肤及其深层 组织腐败化脓为特征的局部化脓坏死性炎症。 4.4 蹄跟糜烂(heel erosion) 蹄跟和蹄球负面角质的糜烂,蹄球背面可见糜烂导致的皱褶,严重时呈黑色“V”型的扩大斜线, 可伴发趾间皮炎。 4.5 蹄叶炎(laminitis) 1 DB2306/T 096—2019 又称弥散性无败性蹄皮炎,是指在蹄壁真皮的血管层和乳头层发生的弥漫性、局限性、无菌性、浆 液性炎症。 4.6 蹄白线病(white line disease) 碎草、泥沙、粪便等异物进入蹄白线内,过度填塞后导致牛蹄壁和蹄底分开的疾病称为蹄白线病。 4.7 双重蹄底(double sole) 正常蹄底部位下方多出一层蹄底,两层之间充满黑色液体或碎石屑,引起奶牛跛行。 4.8 蹄底溃疡(sole ulceration) 又称局限性蹄皮炎,是蹄底和蹄球结合部的局限性病变,表现为蹄底后 1/3 处的非化脓性坏死。 4.9 趾尖溃疡(toe ulcer) 是蹄尖部位的局限性病变,表现为蹄底前 1/3 处的非化脓性坏死。 4.10 趾间皮肤增生(interdigital hyperplasia) 两趾间隙背部皮肤增生乃至完全填满趾间隙,压迫蹄部而使两趾分开,患牛呈持久性跛行。 4.11 蹄底出血(sole hemorrhage) 轻度病例修蹄后可见蹄底呈红色或蓝色,未见出血;严重病例在蹄底可见明显的出血性病变。 4.12 蹄壁横裂(horizontal grooves and fissures) 蹄壁被压迫形成的与蹄冠带平行的痕迹。 4.13 蹄壁纵裂(vertical fissures) 蹄壁开裂后裂缝沿蹄壁垂直方向(从蹄冠至蹄底)延伸。 4.14 螺旋状趾(corkscrew claw) 又称变形蹄,指奶牛整个趾,尤其是后两肢的外侧趾,呈螺旋状扭曲。 5 诊断规程 5.1 跛行评分和患肢确定 通过奶牛站立和运动时的姿势判定奶牛是否存在跛行以及患肢。健康奶牛在站立和行走过程中背部 平直无弓起表现;轻度跛行奶牛在站立时背部平直但行走过程中有轻微弓腰表现,行走过程中患肢落地 速度较慢,负重能力减弱;中度跛行奶牛站立时轻微弓腰行走过程中均弓腰严重,站立时患肢抬举时间 延长,不堪负重;跛行奶牛站立和行走时弓腰严重,行走时患肢不敢着地;严重跛行奶牛站立和行走时 患肢均不敢着地,弓腰严重。为保证诊断的准确性,可参照奶牛运动评分特征图(附录 A)开展跛行评 分并确定跛行奶牛的患肢,也可使用 Loco Score 应用软件开展奶牛运动评分并记录评分结果。 5.2 疑似口蹄疫继发蹄病患牛的处置 如跛行奶牛存在口腔粘膜、乳房和蹄部出现水泡等疑似口蹄疫继发蹄病的特征,应隔离患牛并对环 境进行消毒,并向市农业农村局报告有关情况。 5.2 患肢固定和清洗 排除需上报疫情导致的蹄部疾病后,可将患牛驱赶至修蹄车,对患牛和患蹄进行固定,以便诊断患 蹄病因;用清水对患蹄蹄冠、蹄壁、蹄底等部位进行充分清洗,以便观察患蹄。 5.3 患蹄发病部位确定 奶牛蹄部可分为蹄底趾间区(可分为前后两部分)、趾尖白线区、远轴侧白线区、远轴侧蹄壁—蹄 跟结合部、蹄底—蹄跟结合部、蹄底三角区、蹄跟、前部蹄壁(可分为内外两侧)、后部蹄壁(可分为 内外两侧)、蹄冠等 12 个区域(附录 B)。对奶牛蹄病发病部位进行判定时可以使用 Hoof Lesion ID 应用软件(仅可用于安卓和 Windows 操作系统)进行辅助诊断,也可参照附图 2 确定患蹄的发病部位。 5.4 疾病种类确定 5.4.1 依据病变部位和病变特征确定疾病类型 2 DB2306/T 096—2019 蹄部不同区域发生的蹄病类型存在差异,依据这一特点可对可能的疾病种类进行初步判断。结合患 病部位可能发生的疾病类型,对患蹄病变特征进行细致观察,依据奶牛蹄病病变特征图(附录C)即可 确诊部分非感染性蹄病的类型。 5.4.1.1 蹄叶炎 蹄叶炎主要损伤蹄壁真皮的血管层和乳头层,病变性质多为弥漫性、局限性、无菌性、浆液性炎症。 该病的诊断要点是患牛多个蹄均表现蹄冠肿胀,蹄壁触诊敏感但蹄底和蹄壁无明显损伤,患牛因蹄趾不 同程度发病而出现跛行、蹄变形,导致蹄轮及蹄底出血等。急性蹄叶炎患牛还可表现出体温升高、呼吸 加快、肌肉震颤等全身症状。精料饲喂过多、瘤胃酸中毒、严重的子宫炎、乳房炎可继发本病。 5.4.1.2 蹄白线病 病变常见于远轴侧蹄壁—蹄跟结合部,也可见于远轴侧白线区,偶见于趾尖白线区。诊断该病的要 点是观察蹄白线部位是否有裂隙,裂隙中是否填充有碎草、泥沙、粪便等异物。部分严重病例还可见远 轴侧蹄壁与蹄跟结合部呈明显的脓肿性病变,触诊疼痛。依据上述诊断要点即可对蹄白线病进行确诊。 5.4.1.3 双重蹄底 病变多见于蹄底—蹄跟结合部和蹄底三角区。诊断该病的要点是观察患蹄蹄底部位是否有分层,两 层之间是否有黑色液体或碎石屑,患牛近期是否有更换饲料的生活史。依据以上诊断要点即可对双重蹄 底进行确诊。 5.4.1.4 蹄底溃疡 该病多发生在蹄底—蹄跟结合部,也可见于蹄跟部。诊断该病的要点是观察患蹄蹄底和蹄球结合部 (蹄底后三分之一处)是否存在角质缺失、真皮裸露、肉芽组织增生等非化脓性的局限性病变。 5.4.1.5 趾尖溃疡 该病多发生于趾尖白线区和蹄底三角区,偶见于远轴侧白线区。诊断该病的要点是蹄尖部位(蹄底 前三分之一处)是否存在角质缺失、真皮裸露、出血等非化脓性的局限性病变。 5.4.1.6 趾间皮肤增生 该病仅见于蹄底趾间区前部。诊断该病的要点是观察两趾间隙是否存在皮肤增生并填满趾间隙。严 重的趾间皮肤增生患牛可压迫蹄部而使两趾分开,呈持久性跛行。 5.4.1.7 蹄底出血 该病血多见于蹄底—蹄跟结合部、蹄底三角区和蹄跟部。诊断该病的要点是观察患牛修蹄后蹄底是 否呈红色或蓝色,蹄底是否存在因硬物损伤所致的出血性损伤。 5.4.1.8 蹄壁横裂 该病多见于蹄壁外侧。诊断该病的要点是观察患牛蹄壁外侧是否存在与蹄冠带平行的裂隙。 5.4.1.9 蹄壁纵裂 该病多见于蹄壁外侧。诊断该病的要点是观察患牛蹄壁外侧是否存在沿蹄壁垂直方向(从蹄冠至蹄 底)延伸的裂隙。 5.4.1.10 螺旋状趾 该病多发生于外侧前部蹄壁。诊断该病的要点是观察患牛整个患趾是否呈螺旋状扭曲。 5.4.2 依据病变部位、病变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确定疾病类型 5.4.2.1 蹄叶炎 奶牛发生蹄叶炎时,血液中的组胺、内毒素含量,以及血浆粘度明显升高。因此,还可通过实验室 检测血液中的组胺、内毒素含量、血浆粘度来对蹄叶炎进行

pdf文档 DB2306-T096-2019 《奶牛蹄部疾病诊断技术规程》 大庆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306-T096-2019 《奶牛蹄部疾病诊断技术规程》 大庆市 第 1 页 DB2306-T096-2019 《奶牛蹄部疾病诊断技术规程》 大庆市 第 2 页 DB2306-T096-2019 《奶牛蹄部疾病诊断技术规程》 大庆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3 04:18:2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