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行业标准网
ICS 65.020.20 CCS B 05 河 DB4416 源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416/T 7—2021 食叶草种植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lanting of Edible Dock 2021- 12 -16 发布 河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01 -15 实施 发 布 DB 4416/T 7-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河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河源市现代农业科技研究所、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河源市九里红酒业有限公司、东源县森盛种养专业合作社、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河源 分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戴添基、李月新、何石明、严汉彬、徐艳、罗生兰、杨继国、司卫丽、韩珍、 何沈秦、邱元凯、王本青、李国森、魏凡锋、黎苡琳、李雪梅、罗巧凤、张舒橙。 I DB 4416/T 7-2021 食叶草种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食叶草种植的术语和定义、选种及处理、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 贮存与运输。 本文件适用于河源市食叶草的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8868 蔬菜塑料周转箱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NY 525 有机肥料 NY/T 2767 牧草病害调查与防治技术规程 NY/T 291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食叶草 Edible Dock 食叶草,又名食叶菜、蛋白草、蛋白菜、氨基酸草、氨基酸菜,系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蓼科酸模 属,具有耐寒、抗旱、耐贫瘠等特性,栽培适应性广,是一种新型高蛋白植物。可用于粮食、食品、保 健、药用、养殖、饲料、肥料、改良土壤、环境保护等领域。 1 DB 4416/T 7-2021 3.2 作畦 Furrow Work 育苗时开沟将田地分隔成若干个作物小区(块)的过程,以便于播种与幼苗管理。 3.3 刈割 Mowing 即收割,用工具将需要采收的植物(部位)从原作物植株分割开来。 3.4 留茬高度 Stubble Height 茬是指农作物收割后留在地里的茎和根。留茬高度,即指刈割后,残茬距地面的高度。 4 选种及处理 选择精细、均匀一致、干燥无虫驻的果粒,用冷水浸泡 12 h 左右然后捞出,在室内晾至表皮无水, 种子间不互粘即可育苗。 5 育苗 5.1 育苗地选择 育苗基地应选择离大田较近、交通方便、土壤肥沃疏松、有灌溉条件的温室、大棚或露地,不宜选 择地下病虫害严重的老菜田以及盐碱地。 5.2 作畦 育苗畦宽 0.8~1.2 m 左右,长度可以根据需要和条件灵活掌控,以能够整平畦面为限度。畦面要 求平整而细碎,每亩施 1.2 t 左右的有机肥。播种前要灌足水。在粘重土壤育苗最好在畦面铺层薄沙盖 住畦面。 5.3 播种育苗 食叶草种子特别小,为预防种子被水冲进土块里而影响出苗。播种前须先将苗床灌水,待水全部下 2 DB 4416/T 7-2021 渗后再播种,播种量以每亩播种 250~350 g 为宜。播种后在上面撒一层 0.5 cm 左右草木灰,然后覆盖 1 cm 左右的松壤,视土壤干湿程度,每天傍晚喷洒一次水。为提高出苗率,播种后需要控制温度,地 表温度低于 10 ℃时需覆盖地膜增温与保湿,地表温度超过 28 ℃时需遮阳降温。出苗后要防止高温、 暴晒、霜冻、水淹、干旱等不利因素对幼苗的伤害。覆盖地膜的要在出齐苗后揭膜。当幼苗长出 5~6 片叶时即可移栽。播种育苗若为露地大田,不宜选用 7~9 月高温天气进行,若为大棚育苗,则四季可 播。 6 移栽 6.1 选地 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酸碱度适中、排灌方便的耕地。新开垦的盐碱荒地应经过改良熟化 后再进行种植,产地环境应符合 NY/T 5010 的要求。 6.2 整地 种植前,土壤应进行翻晒,然后根据土壤肥沃情况适当施基肥,可依据 NY/T 2911 实施测土配方施 肥。中等肥力的土壤按每亩 1.2 t 左右肥量施腐熟的有机肥,无有机肥时也可以磷酸二铵代替,以每亩 30 kg 左右为宜。缺钾地区可适当增施钾肥。对于未翻耕土地要进行翻耕,冬前己翻耕的土地要浅耕或 耙地。翻耕深度要在 20 cm 以上。整地要求平整、疏松、细碎。 6.3 起垄 为便于追肥、浇水、除草、收割等管理,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可采用起垄种植。起垄时开沟要直, 以利于田间管理,将开沟挖起的泥土堆起垄。垄宽以 50~70 cm 为宜,沟深 30 cm 左右,垄高与沟深视 幼苗根系长度而定,保证能栽直幼苗根系即可。 6.4 起苗及处理 选择苗龄 40~50 d 的幼苗,起苗时要注意保护根系,起苗后要及时栽植,不要使根系过度失水。 如苗龄大,根系和叶片过长,可适当截断根系至 10~15 cm,叶片截断至 10 cm 左右后再移栽。 6.5 定植 起苗后及时栽植,栽植要栽匀、栽直、栽正、深浅合适,栽后踏实。栽植株距以 50~70 cm 为宜, 行要栽直,根系要直立不得卷曲,栽植深度以埋住根茎为宜,栽后立即浇足水,5 d 后再灌一次,确保 成活率。注意 7、8、9 月高温天气不可移栽。 3 DB 4416/T 7-2021 7 田间管理 7.1 除草 除草宜采用人工除草,不得擅用除草剂。 7.2 灌溉 移栽后应浇水灌溉,使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 50~55 %左右为宜,生长中后期应根据气候及土壤 情况及时浇水,使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 60~70 %左右为宜。 7.3 追肥 每次收割后 5 d 内应进行追肥,追肥以叶面肥为主,以沼液或液氮肥最好。其他肥料的选择应符合 NY 525 和 NY/T 496 的要求。 7.4 中耕松土 生长第二年后需及时中耕松土,以达到除草,改善土壤通气性等目的。 8 病虫害防治 8.1 主要病害 食叶草的主要病害为根腐病。 8.2 主要虫害 食叶草的主要虫害为贪夜蛾。 8.3 病虫害防治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每次收割后,进行一次物理防治。先使用石灰粉、几天后使用 5 %质量浓度的辣椒水,视防治效果, 再使用 5 %质量浓度的油茶枯水,轮流进行,喷洒于食叶草根部,起到预防和杀灭病虫害的效果。 其它病虫害防治可依据 NY/T 2767 进行防控。严格执行农药用量与间隔期,农药使用应符合 GB/8321 的规定。 9 采收、贮存与运输 9.1 采收 4 DB 4416/T 7-2021 植株高 60 cm 左右即可第一次刈割,以后每隔 20~25 d 刈割一次。及时采收可使植株保持在发育 的幼龄阶段,生命力旺盛。刈割时留茬高度以 3~5 cm 为宜,最后一次刈割应不晚于停止生长前 25 d, 以利于植株越冬。采收时盛放容器为塑料周转箱或纸箱等,轻便、牢固、重压不变形,使用塑料周转箱 应符合 GB/8868 的有关规定。 9.2 贮存 食叶草蛋白质含量高,不易长久存放,更不能在高温下存放。收割后应尽快处理,无法及时处理时 应放置于 4 ℃条件下冷藏。 9.3 运输 食叶草待运时,必须堆放整齐,通风良好,严禁日晒、雨淋。运输车厢必须清洁卫生,无杂物,无 异味。不得与有毒、有异味、有害物品混装、混运。 5

pdf文档 DB 4416-T 7-2021 食叶草种植技术规程 河源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 4416-T 7-2021 食叶草种植技术规程 河源市 第 1 页 DB 4416-T 7-2021 食叶草种植技术规程 河源市 第 2 页 DB 4416-T 7-2021 食叶草种植技术规程 河源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8 10:05:1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