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35.040 CCS L 71 浙 江 3301 省 杭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301/T 0366.3—2022 一码通应用规范 第 3 部分:服务要求 2022 - 06 - 30 发布 2022 - 07 - 30 实施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3301/T 0366.3—2022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缩略语 .............................................................................. 1 5 服务场景 ............................................................................ 1 6 服务框架 ............................................................................ 1 7 一码通用户服务要求 .................................................................. 2 8 业务应用方服务要求 .................................................................. 3 9 接口服务 ............................................................................ 3 附录 A(资料性) 一码通应用场景 ........................................................5 附录 B(规范性) 接口调用方式和参数要求 ................................................6 附录 C(规范性) 通用接口返回值代码说明 ...............................................10 I DB 3301/T 0366.3—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DB3301/T 0366《一码通应用规范》的第1部分。DB3301/T 0366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 ——第 2 部分:管理要求; ——第 3 部分:服务要求。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杭州市余杭区数据资源管理局、杭州余杭大数据经营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维忠、高燕、周围、鲍全贵、吴鹏程、董世聪、祝玉婷、何义胜、沈琴琴、 林兵、高勇。 II DB 3301/T 0366.3—2022 引 言 “码”作为个人信息的载体,是应用场景中信息互认的有效方式。在不同场景、不同人群、不同平 台统一使用码的过程中,需要采集、存储和处理各种数据信息,以实现多种场景应用。 目前用于身份识别的二维码五花八门,不同的码制组成和数据格式不一致、数据不共享和互认机制 缺乏等问题,给码的集成及应用带来了阻碍:用户在不同场景需切换二维码,操作繁琐使用不便;业务 应用方在建设或接入时,不同的码标准在硬件接入过程中要求各异,可能发生业务受阻或重复建设的问 题;管理部门无法统一数据获取标准,为数字化管理工作带来困扰。 基于以上现状,“一码通”平台通过构建统一的标准,并结合健康码亮码应用,进而逐步搭建覆盖 全人群、全场景的码体系。自“一码通”平台开设试点以来,“码”在交通出行、政务服务、医疗健康、 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场景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从当前的实践情况和长远的应用需求来看, 需要实现码的标准一致。 DB3301/T 0366旨在规定一码通相关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系统集成方面的要求。三个部分的编 制目的如下: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给出一码通应用规范的管理和服务基本原则和一码通的基本要求; ——第 2 部分:管理要求,给出一码通应用规范的数据管理要求、运维管理要求和安全管理要求; ——第 3 部分:服务要求,给出一码通应用规范的服务场景、服务框架、一码通用户服务要求、 业务应用方服务要求和接口服务。 III DB 3301/T 0366.3—2022 一码通应用规范 第 3 部分:服务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一码通应用规范的服务场景、服务框架、一码通用户服务要求、业务应用方服务要求 和接口服务。 本文件适用于一码通及个人信息相关应用系统的服务标准化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 3301/T 0366.1 一码通应用规范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 DB 3301/T 0366.2 一码通应用规范 第 2 部分:管理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DB 3301/T 0366.1、DB 3301/T 0366.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应急码 emergency code 在服务器不可用、系统崩溃等紧急情况下可离线使用的二维码。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REST:表述性状态转移(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 Web:全球广域网(World Wide Web) 5 服务场景 一码通用户可通过移动通信终端申领简码,用户可凭码进出多种公共场所,如公园、博物馆、医院 等,实现不同场景下的快速核验需求,应用服务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码出行、一码通办、一 码入园、一码入馆、一码就医、一码连心、一码入学、才金直通、三色五益、助残助学、幸福计算器等。 具体服务场景说明见附录A。 6 服务框架 1 DB 3301/T 0366.3—2022 6.1 一码通应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应具有统一的身份认证、统一电子证照、统一数据交换等公共支 撑服务功能。一码通信息可服务于市民、企业、政府的生活便利、服务便利和管理便利。一码通平台服 务框架见图 1。 图1 一码通平台服务框架图 6.2 一码通平台基于底层数据库,如互联网数据、物联网数据、公安数据、社保数据、医保数据、市 民卡卡管数据、健康码数据、业务场景采集的数据等,实现“一码”身份统一和统一数据管理。平台功 能包括场景的接入管理、规则管理、场景管理、身份认证、场景标签、规则引擎、硬件管理等。 6.3 一码通平台依据的数据源应包括以下信息: a) 用户的身份信息:姓名、手机号码、证件类型、证件号码; b) 用户的户籍信息:用户的户籍信息及所在地区的居住信息; c) 用户的防疫信息:用户的国家健康码状态信息、用户的新冠疫苗接种状态信息、用户在近期 时间内是否途径或停留国内存在疫情风险地区的相关信息; d) 用户的类别信息:用户对应人才引进政策的人才级别信息、用户是否为部队退伍军人的信息; e) 其他相关信息。 7 一码通用户服务要求 7.1 服务流程 7.1.1 实名认证 所有使用一码通服务的用户,需要通过应用软件进行实名认证,通过后进入领码操作。 7.1.2 领码 领码时会要求用户进行个人信息授权,用户同意后,通过接入渠道的授权接口获取到用户个人信息。 2 DB 3301/T 0366.3—2022 7.1.3 制码 通过实名认证与领码操作的用户,可请求生成“一码通信息码”的二维码,并在需要的时候出示此 码,作为个人信息证明。主要流程包括: a) 用户进行亮码操作时,应用软件通过“二维码调用申请”接口发起业务请求,再调用“个人 身份标签”接口,获取个人身份标签信息; b) “个人身份标签”接口根据用户授权内容返回相应的二维码。 7.2 服务提供 7.2.1 一码通软件应具有使用端服务功能,解答用户问询和处理用户投诉。 7.2.2 当遇到系统崩溃、网络阻塞等一码通功能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应通过软件或短信提示等方式 及时告知用户。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在突发状况下可提供应急码供用户使用。 8 业务应用方服务要求 8.1 服务流程 8.1.1 业务应用方可线上进行使用申请,对使用场景、所需信息进行备案登记,获取二维码使用类型、 用户信息。 8.1.2 平台应遵循统一性和易用性要求,集成通用服务功能,实现个人信息、硬件设备和使用场景的 规范统一管理。 8.2 应用要求 8.2.1 具体码应用场景由各场景业务应用方负责,一码通主要为不同场景提供便捷化服务,提供综合 的大数据分析比对,为各个场景提供码标准和相关数据查询接口服务。 8.2.2 各场景可通过一码通平台的个人信息,结合场景服务,通过同一个码面向用户服务。 8.2.3 各场景业务应用方负责所辖场景码服务的投诉处理。 8.3 对接要求 8.3.1 已建设码的相关业务应用方,应按照本文件与一码通平台对接。各场景应用软件应能识别由一 码通平台生成的简码,实现基于一码通平台简码的互联互通。一码通平台提供跨地区的个人信息查询服 务。各业务应用方应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人信息数据,进行场景化应用。 8.3.2 尚未建设码应用的场景,应直接将一码通作为场景码使用,提供特定的服务。 9 接口服务 9.1 基本
DB3301-T 0366.3—2022 一码通应用规范 第3部分:服务要求 杭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8 10:22:0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