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 16 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34/T 4209—2022 沿江地区水稻全生育期主要病虫害综合防 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pests and diseases during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of rice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area 2022 - 06 - 29 发布 2022 - 07 - 29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4/T 4209—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农业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安徽舒州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 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贵池区农技推广中心、舒城县农技推广中心、庐江县植 保植检站、肥西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望江县植保站、黄山区现代农业技术合作推广服务中心、绩溪县 种植业服务中心、黄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黄山七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庐江县白山镇农业技术推广 服务站、庐江县万山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安徽业统粮油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檀根甲、汪永安、李翚、邵秀芳、孙俊铭、周建、葛义学、刘道贵、吴向辉、 周子燕、汪章勋、唐庆峰、李淼、张立新、徐进才、马文祥、许学超、张向前、陈永广、郑仁春、季业 统、秦学峰。 I DB34/T 4209—2022 沿江地区水稻全生育期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沿江地区水稻全生育期病虫害综合防控策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 防治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沿江地区中稻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7891 优质稻谷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DB34/T 793 单季水稻机插大田管理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防控策略 以种植抗病虫良种和健身栽培为基础,生态控制、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与科学施药相配合的绿色防 控技术控制水稻主要病虫害。按照“控、替、精、统” 技术路径,采用“三防(三次预防性施药)两 控(两次选择性施药)”、“一浸两喷、叶枕平精准施药”绿色防控技术,实现水稻全生育期主要病虫 害“一体化”综合防控。 5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虫优良品种 选用安徽或国家品种委员会审定通过的高产优质、抗性强的品种,种子质量符合 GB 4404.1 和 GB/T 17891 的规定。 健身栽培 按照 NY/T 496 和 DB34/T 793 的规定执行。 1 DB34/T 4209—2022 翻耕灌水沤田 二化螟的越冬代和一代的虫蛹期,翻耕灌水沤田灭蛹,翻耕灌水或直接灌水,淹没稻桩 7 d~10 d,降低螟虫发生基数。 调整播期 水育秧播种时间控制在 5月20~22日,旱育秧 5月22~25日,机插秧在 5月25日前后分期分批播 种,直播稻在 6月10日左右播种,控制越冬代和一代二化螟。 构建天敌植物支持系统 水稻田埂种植蜜源植物如芝麻、大豆和波斯菊等显花植物;保留栖境植物,田埂边留花留草;田埂 放稻草助迁天敌,维持稻田生态系统平衡。 6 物理防治 阻隔避害 2 2 秧田利用 20目~40目的防虫网或规格为 15 g/m ~20 g/m 的无纺布预防稻飞虱、蓟马、螟虫以及 病毒病的介体昆虫等。 灯光诱杀 2 6.2.1 在水稻害虫发生期,根据害虫发生情况,每 2 hm 悬挂一盏频振式杀虫灯,两灯间距 180 m~ 220 m,杀虫灯高度以接虫口距离地面 1.3 m~1.5 m,灯管功率 15 W。 6.2.2 诱杀二化螟等螟虫及稻纵卷叶螟等鳞翅目害虫使用波长为 335 nm 的灯管,诱杀稻飞虱等同翅 目害虫使用波长为 351 nm 的灯管,集中连片使用。 6.2.3 每日 20:00 时开灯,24:00 关灯。 6.2.4 定时清理灯上的虫垢和接虫袋内虫体。 7 生物防治 释放赤眼蜂 7.1.1 使用稻螟赤眼蜂或土著稻螟赤眼蜂或螟黄赤眼蜂,防治稻纵卷叶螟于始盛蛾期,防治二化螟于 卵孵化高峰期为第一次释放,间隔 5 天释放一次,共 3 次。 2 2 7.1.2 每 666.7m 每次释放 1 万头,每 666.7m 设置 2 个释放点,间隔 20 m。 7.1.3 蜂卡用双面胶粘于一次性纸杯内,纸杯倒扣在固定的小竹竿上,小竹竿插入稻田中,纸杯杯口 低于最高稻叶 0 cm~10 cm。 7.1.4 放蜂期间不得使用杀虫剂。 施用生物农药 7.2.1 在害虫低龄期,选用苏云金杆菌、短稳杆菌、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防治二化螟、稻飞虱 和稻纵卷叶螟。选用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 CmGV 或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NPV 防治稻纵卷叶螟。 7.2.2 在病害初期,选用枯草芽孢杆菌、蜡质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和 稻曲病等。生防制剂施用量按制剂说明而定。 2 DB34/T 4209—2022 调节害虫行为 7.3.1 水稻田埂边种植诱虫植物香根草(Chrysopogon zizanioides),在稻田边成行种植,作用距离 20~30 m。 7.3.2 于 5 月份前后在田埂上种植香根草:80 cm 左右种植一穴,每穴 3 株~5 株,种植前将香根 草地上部分修剪至 30 cm~40 cm,根系修剪至 5 cm~15 cm;注意施肥浇水,并适当剪割,使草的高 度保持在 150 cm 左右。 调节害虫种群 7.4.1 在二化螟越冬代和一代、稻纵卷叶螟迁入代开始,早期低密度下选择使用相应的性诱剂诱芯诱 杀,压低种群。 2 7.4.2 每 667m 挂放 1 个诱捕器,悬挂高度为高出水稻表面 20 cm,诱杀雄成虫,定期更换诱芯,不 可两种混用。 8 化学防治 科学施药原则 实施“预防秧田期、放宽分蘖期、保护成穗期”总体防治策略,水稻栽后一个月内不施药,坚持害 虫达标防治,病害适期防治的原则,实行统防统治。 农药使用应符合 NY/T 1276 和 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 综合解决方案 采用“三防两控”综合解决方案。主抓播种、移栽、破口三个环节,分别采用种子处理、送嫁药和 破口前综合用药,简化用药决策,对当地常发性病虫采取预防性防治措施,防治时间前移,减少秧田和 大田前期用药,省工省药,保护天敌;分别在分蘖期、穗期根据暴发性流行性病虫害发生情况,实施达 标防治。 技术方法 8.3.1 三防 8.3.1.1 种子处理 即“一防”。播种前用针对苗期和穗期病虫害如恶苗病和秧田蓟马、穗腐病等,以及后期白背飞虱 和南方黑条矮缩病及条纹叶枯病等病虫,用种子处理剂进行浸种、包衣等处理。 示例:每 100 kg 种子可用 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 200 g,或 30%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 300 mL + 62.5 g/L 精甲·咯菌腈种子处理悬浮剂 400 mL,或 60%吡虫啉种子处理悬浮剂 400 mL + 24.1%异噻菌胺·肟菌酯 种子处理悬浮剂 2000 mL 处理种子。 种衣剂种子包衣时,100 kg 种子用水量是 2 L,而浸种时,种子:水一般是 1:1.5。 8.3.1.2 药剂秧苗处理 即“二防”,或喷施送嫁药。主防大田前期二化螟,兼防白背飞虱和南方黑条矮缩病。 示例:秧苗移栽前 2 天~3 天,每 666.7m2 可施用 6%吡蚜酮•氯虫颗粒剂 900 g,或 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 粒剂 80 g,或 200 g/L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54 mL,或 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 2700 g 喷雾。 3 DB34/T 4209—2022 8.3.1.3 破口前施药 即“三防”。可在叶枕平前后 1 天~2 天即破口前 7~10 天施药,主防穗期稻曲病、纹枯病、二 化螟、稻纵卷叶螟、褐飞虱,兼防稻瘟病。 示例:每 666.7m2 可使用 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 20 g,或 325 g/L 嘧菌脂·苯醚甲环唑悬浮剂 40 mL,或 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 60 mL,或 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 60 mL,或 30%噻呋·戊唑醇水分散粒剂 20g + 10% 阿维·甲虫肼悬浮剂 40 mL,或 19%氯虫·三氟苯悬浮剂 20 ml 喷雾。 破口期(5%始穗)根据天气及病虫情况,施药主防稻穗瘟和穗腐病,兼治稻纵卷叶螟和褐飞虱。 示例:每 666.7m2 可使用 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 20 g,或 30%噻呋·戊唑醇水分散粒剂 20 g + 10%阿维·甲 虫肼悬浮剂 40 mL,或 19%氯虫·三氟苯悬浮剂 20 mL 喷雾。 8.3.2 两控 8.3.2.1 分蘖期防治 即“一控”。当分蘖期二化螟造成的枯鞘丛率达 5%时才施药。 示例:每 666.7m2 可施用 6%吡蚜酮•氯虫颗粒剂 900 g,或 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108 g 等,同时兼治 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 8.3.2.2 穗期防治 即“二控”。当穗期二化螟性诱每诱捕器蛾 5 头,或稻纵卷叶螟造成的束尖达 5%或褐飞虱每百 丛达 1000 头时需施药防治。 示例:每 666.7m2 可施用 6%吡蚜酮•氯虫颗粒剂 900 g,或 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108 g 等。 4
DB34-T 4209-2022 沿江地区水稻全生育期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8 10:54:1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