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29.120.99
K 14 ZZB
浙江制造团体标准
T/ZZB 0629 —2018
继电器触点用合金内氧化法
银氧化锡氧化铟线材
Wire of silver-tin oxide indium -oxide by alloy internal o xidation method for
relay’s contact
2018 - 10 - 19发布 2018 - 11 - 01实施
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布
ZHEJIANG MADET/ZZB 0629 —2018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标注 .............................................................................. 2
5 基本要求 .......................................................................... 2
6 技术要求 .......................................................................... 3
7 试验方法 .......................................................................... 6
8 检验规则 .......................................................................... 6
9 标志、标签、贮存、包装、运输 ...................................................... 8
10 质量承诺 ......................................................................... 9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银金属氧化物线材金相量化分析方法 ——氧化物质点的面积与分布指数 . 10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金相组织图例 ................................................... 12
ZHEJIANG MADET/ZZB 0629 —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宁波市标准化研究院牵头组织制定。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宁波汉博贵金属合金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宁波市标准化研究院、机械工业电工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中国电器
工业协会电工合金分会、全国电工合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厦门理工学院、厦门金波贵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电工合金材料有限公司、佛山通宝精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排名不分先后)。
本标准起草人:刘远廷、周山山、何伟、马林泉、崔得锋、石建华、许龙山、郑东风、康如喜、乐
平、盘志雄、刘承峰、杨根涛、王圣明、姚金秋、邹力、颜文龙、潘宇、陈小明。
本标准由宁波市标准化研究院负责解释。
ZHEJIANG MADET/ZZB 0629 —2018
1 继电器触点用合金内氧化法银氧化锡氧化铟线材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继电器触点用合金内氧化法银氧化锡氧化铟线材(以下简称线材)的术语和定义、标
注、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贮存、包装、运输、质量承诺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继电器触点用以合金内氧化法制造的银氧化锡氧化铟线材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28 锡锭
GB/T 2900.4 电工术语 电工合金
GB/T 4135 银锭
GB/T 16597 冶金产品分析方 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通则
GB/T 26572 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GB/T 26871 电触头材料金相试验方法
GB/T 26872 电触头材料金相图谱 JB/T 7777 (所有部分) 银氧化锡氧化铟电触头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JB/T 7780 (所有部分) 铆钉触头用线材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SJ/T 11365 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YS/T 257 铟锭
3 术语和定义
GB/T 2900.4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直径允许偏差值 diameter allowable deviation
线材产品直径的允许波动范围。
3.2
卷 bundle 盘绕成卷状的一根连续线材。
3.3
卷内径 bundle inner diameter
成卷状盘绕的线材内圈最小直径。
ZHEJIANG MADET/ZZB 0629 —2018
2 3.4
退火态 annealed status
退火亚光的线材产品状态,指线材在出厂前在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然后再以适宜的速度冷却
的热处理状态,主要目的是释放应力、增加材料延展性和韧性、产生特殊显微结构等。
3.5
加工态 machined status
精拉光亮的线材产品状态,指线材在出厂前经过拉丝、轧制等形变处理的产品状态。
3.6
氧化物质点面积 area of oxide particle
表征金属基体中氧化物颗粒大小的参数,用氧化物颗粒二维截面的颗粒投影面积进行计算。
3.7
氧化物质点分布指数 distribution index of oxide particles
表征金属基体中具有不同尺寸大小的氧化物颗粒分布弥散程度的参数, 用相同面积的矩形框中所具
有的质点数的相对标准差进行计算。
4 标注
合金内氧化法线材产品,在代表符号后标 (I·O),含添加剂时在工艺方法分类标注后标 -T,添加剂
种类和含量不同时,在T 后面标注 (A)、(B)、(C)……等英文字母加以标识。
5 基本要求
5.1 研发设计能力
5.1.1 具有根据继电器负载类型、电器参数、使用环境及触点加工等要求,进行线材产品的成分设计
及工艺设计的能力。
5.1.2 具有对不同材料装机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
5.1.3 具有应用 FMEA对线材工艺、质量等潜在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的能力。
5.1.4 具有应用 DOE等研发工具及相关材料设计软件并具备分析的能力。
5.1.5 具有模具及工装设计的能力。
5.2 原材料
5.2.1 银选用IC-Ag99.99 锭块,应符合 GB/T 4135 要求。
5.2.2 锡选用Sn99.99锭块,应符合 GB/T 728 要求,不允许使用国际规定的非法矿区金属。
5.2.3 铟选用In99.99或In99.995 锭块,应符合 YS/T 257 要求。
5.3 工艺控制
5.3.1 应采用内氧化炉、正反向挤压机、拉拔机、热处理炉等加工设备。
5.3.2 应采用环境友好的材料制备工艺路线(如无粉尘、无酸雾的工艺)。
5.3.3 合理划分制造及存储空间以避免有害物质交叉污染。
ZHEJIANG MADET/ZZB 0629 —2018
3 5.3.4 应建立对熔炼、内氧化、挤压、热处理等关键过程的制造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分析的监控信
息平台。
5.4 检验检测能力
5.4.1 应具备产品化学成分(包括微量元素及有害物质)的检测能力。
5.4.2 应具备产品理化性能(金相、密度、电阻率)的检测能力。
5.4.3 应具备产品机械性能(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硬度、扭转性能)的检测能力。
5.4.4 应具备产品的尺寸、外观等项目的检测能力。
5.4.5 应具备对产品金相组织进行观察及拍 照,并采用 图像分析技术进行量化分析与评价的能力。
5.4.6 应具备对原材料主成分及微量杂质元素、外观、机械物理性能等检验的能力。
5.4.7 应具备对不同材料进行装机试验的能力。
6 技术要求
6.1 线材产品的直径、允许偏差值及圆度
线材产品的直径、允许偏差值及圆度应符合表 1的规定。
表1 线材的直径、允许偏差值及圆度
T-ZZB 0629—2018 继电器触点用合金内氧化法银氧化锡氧化铟线材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20 17:34:1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