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JIANG MADET/ZZB 0328 —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促进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牵头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温州市康尔微晶器皿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浙江省新材料产业协会、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浙江有限公司、杭州市硅酸
盐协会(排名不分先后)。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章锦明、樊先平、郭兴忠、申乾宏、池跃章、黄海晓、缪仁仁、张永桂
本标准由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负责解释。
ZHEJIANG MADET/ZZB 0328 —2018
1 电磁灶用微晶面板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磁灶用微晶面板(以下简称微晶面板)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基本要求、技术
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承诺。
本标准适用于家用或类似用途电磁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19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包装通则
GB/T 1410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GB/T 1549 —2008 纤维玻璃化学分析方法
GB/T 2680 —1994 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
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
GB/T 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 (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10932 螺纹千分尺
GB/T 16920 玻璃 平均线热膨胀系数的测定
GB/T 21389 游标、带表和数显卡尺
GB 26453— 2011 平板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YS/T 261— 2011 锂辉石精矿
JC/T 872— 2000 建筑装饰用微晶玻璃
QB/T 4831 —2015 电磁灶用微晶面板
3 术语和定义
QB/T 4831 —201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QB/T
4831—2015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微晶玻璃 glass- ceramic
又称为玻璃陶瓷,是将特定组成的基础玻璃,在加热过程中通过控制晶化而制得的一类含有大量微
晶相及玻璃相的多晶固体材料。
[QB/T 4831 —2015,定义3.1]
3.2
低膨胀微晶玻璃 low expansion glass- ceramic
ZHEJIANG MADET/ZZB 0328 —2018
2 在20℃~700 ℃内,材料热膨胀系数低于 12×10-7/K,温度应力造成的应变低的微晶玻璃。
[QB/T 4831 —2015,定义3.2]
3.3
环境友好型低膨胀微晶玻璃 e nvironment -friendly low expansion glass- ceramic
砷元素含量小于 500ppm、锑元素含量小于 500ppm的低膨胀微晶玻璃。
3.4
环境友好型电磁灶用微晶面板 environment -friendly glass- ceramic plate for induction cooker
由环境友好型低膨胀微晶玻璃制成的用于电磁灶的面板。
4 产品分类
4.1 按微晶面板形状分为:平面微晶面板和非平面微晶面板。
4.2 按微晶面板本体颜色分为:无色透明微晶面板和黑色透明微晶面板。
5 基本要求
5.1 设计
应对产品的安全性、环保性以及使用性能进行设计,对配方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进行验证。
5.2 原料
微晶面板生产用的主要原料锂辉石应符合YS/T 261 —2011要求,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 要求。不应使
用氧化砷或氧化锑作微晶面板生产的澄清剂。
表1 锂辉石化学成分
品级 Li2O/% 杂质/%
推荐性用途
Fe2O3 MnO2 Na2O+K2O P2O5
微晶级-1 ≥7.5 ≤0.15 ≤0.1 ≤1.0 ≤0.5
微晶玻璃生产
微晶级-2 ≥7.0 ≤0.3 ≤0.15 ≤1.5 ≤0.5
5.3 工艺
5.3.1 配料工艺应采用计算机控制的自动配料技术。
5.3.2 加料工艺应采用密封式加料技术。
5.3.3 熔制工艺应采用节能环保的全氧燃烧技术、鼓泡技术和电辅助加热技术。
5.3.4 核化及晶化工艺宜采用高精度温度及时间曲线控制技术。
5.3.5 磨边工艺宜采用数控自动磨边技术。
5.4 生产装备
5.4.1 应配备全氧燃烧自动控温窑炉和全自动温度控制晶化炉。
5.4.2 应配备电脑控制自动配料和加料生产线。
ZHEJIANG MADET/ZZB 0328 —2018
3 5.4.3 宜配备数控磨边机。
5.5 检测能力
5.5.1 出厂检验
应具备本标准中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的检测能力。
5.5.2 型式检验
应具备本标准中规定的下列型式检验项目的检测能力:
——热膨胀系数;
——耐冷热冲击性;
——耐机械冲击性;
——耐磨性;
——附着力。
5.6 节能环保
应采用全氧燃烧技术及脱硫装置,废气排放达到 GB 26453 —2011的要求。
6 技术要求
6.1 尺寸和外观质量
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表面平滑,无明显凹痕和划痕,无明显色差和暗纹;
b) 磨边良好,无棱角、蹦边、裂纹、碰损等现象;
c) 丝印部分不允许存在漏印,错印,重印等现象;
d) 图案断线,断线长≤ 0.5mm且一个图案只允许有两处断线;
e) 尺寸公差要求见表 2。
表2 尺寸公差要求
项目 公差要求/mm
长、宽 ±0.5
R角 ±1
厚度 ±0.3
6.2 微晶面板表面硬度
微晶面板表面的莫氏硬度应不低于 5级。
6.3 微晶面板丝印图案硬度
微晶面板丝印图案硬度应不低 于1.0。
6.4 耐冷热冲击性
经800℃三次冷热冲击循环,微晶面板应无破损或爆裂。
ZHEJIANG MADET/ZZB 0328 —2018
4 6.5 耐机械冲击性
6.5.1 平面微晶面板,经 1.80kg±0.01kg 落锅试验和 0.7J±0.05J 弹簧锤试验,面板应无破裂.
6.5.2 非平面微晶面板,经 1.80kg±0.01kg 落锅试验,面板应无破裂。
6.6 耐磨性
微晶面板表面印刷图案应无脱落现象。
6.7 附着力
微晶面板表面印刷图案应无脱落现象。
6.8 光谱透射比
4mm厚微晶面板,波长 460nm的光谱透射比应不低于0.15% 。
6.9 体积电阻率
微晶面板的体积电阻率应符合表 3的要求。
表3 体积电阻率
温度 体积电阻率/ Ω·cm
250℃ ≥106.7
350℃ ≥105.3
6.10 线热膨胀系数
在20℃~700℃ 温度范围内,微晶面板的 线热膨胀系数应低 于12×10-7/K。
6.11 砷、锑含量
微晶面板砷、锑含量应符合:
——总砷以三氧化二砷( As2O3)的质量分数计,应小于 500ppm;
——总锑以三氧化二锑( Sb2O3)的质量分数计,应小于 500ppm。
7 试验方法
7.1 试验的一般要求
7.1.1 试验环境
试验环境应满足下列要求:
a) 相对湿度: 45%~75 %;
b) 环境温度: 20℃±5℃,且试验室内无明显气流及 热辐射影响。
7.1.2 试验用仪器、仪表
实验用仪器、仪表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电工测量仪表的精度应不低于 0.5级;
b) 温度测试仪的分辨值应为 0.5℃;
ZHEJIANG MADET/ZZB 0328 —2018
5 c) 计时器的精度应为 0.1s;
d) 游标卡尺的分度值应不低于 0.02mm;
e) 螺纹千分尺的分度值应不低于 0.01mm;
f) 其他设备准确度应满足试验条件要求。
7.2 试验方法
7.2.1 尺寸和外观质量
试验方法如下:
a) 外观:距试样0.6m处目测;要求环境光照度为 400-600lux ,目视角度 90-135°;
b) 尺寸:使用符合 GB/T 21389 的游标卡尺测量,长宽边各测一次;
c) 厚度偏差:使用符合 GB/T 10932 的螺纹千分尺测量。每条边中点处,各 测一次。
7.2.2 微晶面板表面硬度
按JC/T 872—2000中 6.5.4规定的莫氏硬度测试方法测试。
7.2.3 微晶面板丝印图案硬度
正常状态下用 6H的铅笔硬度计磨擦表面花纹15s 无异常。透明微晶面板下表面涂层冷态应通过1H 的
铅笔硬度计 测试。
7.2.4 耐冷热冲击性
将微晶面板置于800℃±10℃高温环境中,达到热平衡(约 30min)后,取出并迅速投入常温水。此
作为一个循环,试验进行 3个循环。
7.2.5 耐机械冲击性
试验如下:
a) 将微晶面板装配至电磁灶或类似装置后,在不接通电源的情况下,将电磁灶放置
T-ZZB 0328—2018 电磁灶用微晶面板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20 17:34:20上传分享